[发明专利]虫草寄主昆虫的人工扩繁方法及其专用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93614.9 申请日: 2013-07-12
公开(公告)号: CN103299963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8
发明(设计)人: 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
代理公司: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代理人: 武小赟
地址: 400065***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虫草 寄主 昆虫 人工 方法 及其 专用设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饲养方法,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虫草寄主昆虫人工扩繁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技术背景

世界上虫草属有507种,其中,公认的正品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 SiI1c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虫草分别是,亚香棒虫草,又名霍克斯虫草。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C.hawkesii Gray寄生于鳞翅目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虫体。凉山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凉山虫草C·liangshanensis Zang I Jut Hu·寄生于鳞翅目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虫体。

分枝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分枝虫草C.rarnosa Teng寄生于鳞翅目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虫体。蛹草,又名北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蛹草C。militaris(L.)I ink。寄生于夜蛾科幼虫上的子座及虫体。香棒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香棒虫草C.barnesis Thwaites寄生于鳞翅目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虫体。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9700734A)公开了一种冬虫夏草的生产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970733A)公开了一种在蝠蛾圈养场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948456A)公开了一种提高青藏高原冬虫夏草产量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9484757A)公开了一种提高青藏高原冬虫夏草产量的方法,所述四种方法公开的就似乎内容均为在青藏高原野生环境下改造环境建立温棚圈养蝙蝠蛾幼虫,增加圈养区域成虫或幼虫的数量,以提高蝙蝠蛾幼虫的存活率,在蝙蝠蛾幼虫发育至6-8龄时,通过向整个圈养场地施用染菌孢液的方式,对蝙蝠蛾幼虫进行感染,蝙蝠蛾幼虫完全感染去掉温湿保护设置让其恢复到自然温湿。整个冬虫夏草的生长过程都在同一地域中进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虫草种植中寄主幼虫培育难度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虫草寄主昆虫人工扩繁方法,包括卵阶段、幼虫阶段、蛹阶段和成虫阶段;所述方法为虫草寄主昆虫的幼虫阶段和蛹阶段采用单条隔离培育方法。

所述单条隔离培育虫草的技术要求为:

1)培育空气洁净度要求不低于10万级;

2)幼虫被放置在质量含水量在50-500%的保湿材料上,其中保湿材料上不能出现流动的水流。

所述虫草寄主昆虫为鳞翅目蝙蝠蛾科昆虫。

所述培育的温度是8-25℃。

虫草寄主昆虫人工扩繁的专用设备由一个底部设置渗水槽的盒体、隔断装置(2)、保湿材料和与隔断装置相匹配的盒盖四部分组成;所述保湿材料设置在盒体的底部,隔断装置设置保湿材料上,盒盖覆盖在隔断装置上部。

所述虫草寄主昆虫人工扩繁的专用设备有黑色或其他深色避光的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避免了寄主幼虫的互相残杀和相互传染病害的情况;2)另外在盒体1的内底面设置有渗水槽,不仅可以避免保湿材料上出现积水,同时也利用渗水槽残留的水保持保湿材料的湿度;3)虫草寄主幼虫培育盘的结构稳固,在培育寄主幼虫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重叠堆放,有效的利用了空间,适合大规模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虫草寄主幼虫培育盘的组合示意图;

图2盒体1的结构示意图;

图3隔断装置2的示意图;

图4虫草寄主昆虫人工扩繁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5羽化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盒体,1-1渗水槽,2隔断装置,3盒盖,4桶状结构,4-1纱网,4-2固定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虫草寄主幼虫培育盘和羽化盘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虫草寄主昆虫人工扩繁的专用设备,在具体的生产中命名为虫草寄主幼虫培育盘。所述虫草寄主幼虫培育盘由盒体1、保湿材料、隔断装置2和盒盖3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所述盒体1为一个上部开口的盒状或盘状结构,在盒体1的底部水平,并且在内底面上设置有条状凹槽的渗水槽1-1,渗水槽1-1可以是平行的条状凹槽组成,也可以是多条凹槽交叉组成。

在内底面上设有一层过滤保湿材料,该材料可以是植物纤维材料,玻璃纤维材料;也可以是棉布、吸水泡沫制成的吸水材料,对于上述保湿材料的要求是吸水能力在质量含水量50%-500%之间;在使用时将保湿材料覆盖在盒体1的整个内底面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36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