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繁育虫草菌种的复壮培养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93611.5 申请日: 2013-07-12
公开(公告)号: CN103404368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7
发明(设计)人: 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
代理公司: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代理人: 武小赟
地址: 400065***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人工 繁育 虫草 菌种 复壮 培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种选育技术,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人工繁育虫草菌种的复壮培养方法。

技术背景

虫草主要指冬虫夏草,同时也是其他以麦角菌科的真菌(虫草菌)与蝙蝠蛾科幼虫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菌虫结合体,包括亚香棒虫草、凉山虫草和蛹虫草等;冬虫夏草,是我国特有珍稀名贵中药材。具有补肺益肾、止咳化痰,主治咳嗽、咳血、阳痿遗精、病后体虚、老年慢性咳嗽等疾病。冬虫夏草主产于我国西藏、青海、云南、四川和甘肃等省区海拔3500-5200m局部高寒山区草甸地带。天然资源十分有限,近年来采挖过度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天然资源日趋枯竭。因此,人工栽培冬虫夏草势在必行。人工培养的关键是冬虫夏草菌能否侵染寄主昆虫,进入到寄主的体腔内,并在体腔中繁殖生长,最后产生子座,形成冬虫夏草药材。野生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的的感染途径为,蝙蝠蛾属昆虫幼虫在野生环境中通过体表或食道感染中华被毛孢菌,但是上述方法,染菌率低,周期长,而且不能进行规模化生产。

目前寄主人工感染方法为将中国被毛孢孢子菌液采用涂抹于寄主体表、注射到寄主体内、灌注或通过饲料从寄主食道进入寄主体内。涂永勤等在期刊《食用菌》2010(3)中发表的《蝠蛾属幼虫感染冬虫夏草茵的实验研究》公开了多种以中华被毛孢孢子菌液作为冬虫夏草寄主感染的菌种材料。但是上述方法存在中华被毛孢菌种分离纯化难度大,且幼虫染菌率和染菌后存活率较低的问题。专利申请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冬虫夏草寄主幼虫适应饲料的机理及其生态适合度评估”(编号为81072997)、“冬虫夏草寄主昆虫拟青霉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编号为8117347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人工繁育冬虫夏草寄主幼虫发育变异的影响因素研究”(项目批准号为30901964)的资助下对冬虫夏草寄主感染的菌种材料进行了研究。申请人在人工培养虫草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从经过数代人工培养后的冬虫夏草中采集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和菌皮作为繁殖材料时,培养出的冬虫夏草的子囊孢子发育不完整,同时采集的繁殖材料对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感染率较野生资源获得的繁殖材料低。

虫草菌种在人工条件下繁育3-5代后就开始出现后代子囊发育不全或不发育以及菌种侵染力降低等较为明显的种性退化现象。而对于生产中虫草菌种种性退化的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就是每年连续地从原生地环境中采集菌种。由于野生菌种资源有限,无节制地滥采滥挖不仅使菌种资源濒临灭绝,还将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所以要实现菌种的永续自繁和虫草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必须采取人工繁育菌种的种性复壮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人工繁育虫草菌种的种性退化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繁育虫草菌种的种性复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人工繁育的第二代(或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以上等)虫草菌种对虫草寄主幼虫(人工或野生幼虫都可以)进行染菌,筛选最先恢复活力的感菌幼虫,继续培养1-2龄后,投放到复壮基地;

2)感菌幼虫适应野外环境的过渡期管理;

3)僵虫种性的锻炼期管理;

4)有性孢子和菌皮种性的复壮;

5)采集有性孢子和菌皮成熟的冬虫夏草,清洗虫菌复合体后,投放到经过消毒的培养基质中继续培养;

6)虫草的后熟;

7)采收虫草菌种。

筛选最先恢复活力的感菌幼虫。恢复活力的标准是开始进食和开始攻击其他同伴,以第一条恢复活力的幼虫开始到占整个待恢复活力寄主幼虫的40%的量作为复壮培养的虫草寄主幼虫。

步骤3)所述的过渡期管理为将恢复活力的感菌幼虫投放到原生环境后的最初1-2个月;在该时期应当将温度控制在5-25℃,土壤湿度控制在质量含水量50-80%,避免啮齿动物、飞禽对虫草寄主幼虫捕杀,避免畜牧对虫草寄主幼虫踩踏。

步骤4)所述僵虫种性的锻炼期管理为:在感菌幼虫投放地域要避免啮齿动物、飞禽对虫草寄主幼虫捕杀,但应当在感菌幼虫投放地域以放牧的方式挤压感菌幼虫生活的土壤基质,从而以紧实的土壤基质隔绝同伴或天敌的侵扰;保持植被基部裸露,增加土壤的供氧量和光照。

步骤5)所述的有性孢子和菌皮种性的复壮为控制土壤湿度为质量含水量60-80%;避免啮齿动物、飞禽对虫草寄主幼虫捕杀,避免畜牧踩踏,直至发育成有性孢子和菌皮成熟的虫草。

步骤6)所述虫草的后熟为将有性孢子成熟的虫草清洗后移栽到室内60-100℃高温消毒处理后的基质中,室内温度控制在8-25℃,采用60-100℃高温消毒处理后的冷水保湿,采用自然光周期和自然光强度培养7-15天,收集菌种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36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