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风寒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92863.6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7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P31/12;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风寒 闭肺型毛细 支气管炎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风寒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为合胞病毒,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导致本病。本病仅见于2岁以前的婴幼儿,常发生在冬春两季。临床以持续性干咳、发作性呼吸困难、肺气肿等为特征。本病中医称“暴喘”、“马牌风”。针对该症,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例如通过糖皮质激素控制憋喘症状,使用布地萘德、溴化异戊托品、沙丁胺醇等进行雾化治疗。临床上使用静注免疫球蛋白,抗RSV单克隆抗体等进行治疗,但费用高昂且容易产生抗药性。中药常采用五虎汤、小青龙汤等宣肺平喘汤剂治疗,但方剂仅针对外邪郁闭的喘憋症状,未重视肺气耗散的病机。综上,以上的治疗方案在治愈率、治疗手段和治疗成本上均欠佳,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有技术需要一种效果良好的中药制剂来代替上述治疗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风寒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其针对风寒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风寒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射干5-7,麻黄2-4,杏仁5-7,细辛1.2-1.8,冬花5-7, 紫菀5-7,半夏4-5,紫苏子5-7,五味子2-4,甘草2-4。
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射干:苦;寒;苦。肺;肝经。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结。用于咽喉肿痛,咳壅咳喘,瘰疬结核,疟母癓瘕,痈肿疮毒。《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本经》记: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
杏仁:苦;温;有毒。归肺;脾;大肠经。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用于外感咳嗽,喘满,伤燥咳嗽,寒气奔豚,惊痫,胸痹,食滞脘痛,血崩,耳聋,疳肿胀,湿热淋证,疥疮,喉痹,肠燥便秘。《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
细辛:辛;温;小毒。归肺,肾,心,肝,胆,脾经。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用于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长沙药解》:细辛,敛降冲逆而止咳,驱寒湿而荡浊, 最清气道,兼通水源,温燥开通,利肺胃之壅阻,驱水饮而逐湿寒,润大肠而行小便,善降冲逆,专止咳嗽。
冬花:味辛;微甘;性温。归肺经。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用于新久咳嗽,气喘,劳嗽咳血。《本经》: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
紫菀:味辛;性微温。祛痰;止咳;理气活血;止痛。用于咳嗽,痰多气喘,百日咳,腰腿痛,劳伤,跌打损伤。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
紫苏子:味辛;性温。归肺;大肠经。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结,消五隔,止嗽,润心胸,消痰气。
五味子:味酸;性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用于咳嗽虚喘,梦遗滑精,尿颇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赢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针对风寒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中医认为感风寒之邪,肺气为风寒所束,肺气壅遏不宣,故喘憋气急。风寒之邪与正气相争,则发热无汗。苔薄白,疾少色白均为寒痰阻于肺络之象。
方中之选者,温肺开闭,化痰止喘。麻黄、射干宣肺平喘,细辛温肺化饮,杏仁、紫菀、款冬化痰止咳,半夏化痰燥湿,五味子收敛肺气,紫苏子消痰平喘,甘草祛痰止咳、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肺开闭,化痰止喘,平衡机体阴阳。针对风寒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2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