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90440.0 申请日: 2013-07-11
公开(公告)号: CN103449896A 公开(公告)日: 2013-12-18
发明(设计)人: 彭定祥;李杨红;汪波;刘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A01G1/04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3007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栽培 杏鲍菇 培养 料及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的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以苎麻麻骨为主料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配方,同时还涉及一种以苎麻麻骨为主料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苎麻(Boehmeria nivea L. Gaud.)为荨麻科苎麻属多年生宿根性韧皮纤维作物,是中国传统特色经济作物,产量和面积占世界90%以上,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和出口创汇畅销产品。

中国苎麻常年种植面积300万亩左右,生物学产量按1.38吨/亩计算,干物质高达414万吨。从干物质产量看,苎麻的叶、壳、骨等副产物达351吨,相当于纤维产量的5.6倍。从利用情况看,目前主要利用其纤维作为纺织原料,仅占整个植株的4%左右,而近96%的苎麻副产物很少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味道清香,营养丰富,能烹饪出几十道美味佳肴。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极受人们喜爱。

目前在杏鲍菇代料栽培的常规配方中以棉籽壳、木屑和玉米芯为主要原材料。近些年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原材料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棉籽壳价格急速上涨,椴木大面积砍伐等问题,逐渐提高了杏鲍菇的生产成本,长期发展下去将不利于食用菌产业的稳步持续发展。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发明提出了以苎麻麻骨为原料栽培杏鲍菇的设想。以苎麻麻骨为原料栽培杏鲍菇的研究不仅为苎麻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开辟新途径,也为食用菌的代料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一定程度上解决食用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用苎麻麻骨代替以往栽培原料栽培杏鲍菇对于杏鲍菇代料栽培、苎麻的资源利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配方合理,使用方便。苎麻麻骨为苎麻生产中的下脚料,资源充裕,零成本,以苎麻麻骨为主要栽培料进行杏鲍菇的代料栽培不仅可以实现苎麻麻骨变废利效,而且可以减少杏鲍菇的生产成本,增加收益。本发明的应用一方面为苎麻副产物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另一方面也为代料栽培食用菌提供了理论依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食用菌产业中原材料供不应求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的制备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本发明提供的培养料配方栽培效果显著,与常规配方相比,明显增产,生物学效率明显提高,适合居住在麻园密集区的菇农进行栽培种植。

一种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一种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优选范围):

一种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较好范围):

一种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好范围):

一种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最佳值):

一种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

第一:装袋灭菌。将培养料组分按比例混匀,并适时添加水量至栽培料含水量为60%-65%时进行搅拌,直至用手握紧拌好的栽培料,其水分能结成水滴,但不成股流下即可。按照所需的聚氯乙烯菌袋规格(17×33cm)进行均匀分装(900g/袋)、封口,于125℃下灭菌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20-25℃)。

第二:接种培养。在接种室超净工作台上用制备好的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进行接种培养,并将接种好的菌袋放入培养室培养架上,于24-26℃进行暗培养。培养期间保持温度在24-26℃之间,保持每天通风8-12分钟,及时处理染菌的菌棒,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打扫除。由于杏鲍菇属于晚熟品种,所以待菌棒满袋之后仍需进行20-28天的暗培养。

第三:出菇管理。整个出菇期要加强保湿(相对湿度达85%左右)、保温(温度保持在12-16℃)、通风(每天通风一次,每次时长半小时)等管理工作。出菇前期需做好疏蕾工作,每个菌袋保留一到两个幼蕾,以提高单菇重。当杏鲍菇子实体菌盖即将充分展开之前,菇盖边缘稍内卷,孢子尚未散发时即可采收,与此同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0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