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灭菌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0425.6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5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才;卢在江;肖仁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美金迪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00 | 分类号: | A23L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灭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菌设备,具体是一种用于各种饮料和包装食品的连续灭菌机,属于食品灭菌领域。
背景技术
食品灭菌就是以食品原料、加工品为对象,通过对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的杀菌及除菌,达到食品品质的稳定化,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因此降低食品中有害细菌的存活数量,避免活菌的摄入引起人体(通常是肠道)感染或预先在食品中产生的细菌毒素导致人类中毒。
食品灭菌技术主要有热杀菌和非热杀菌,其中热杀菌主要有:湿热杀菌、干热杀菌、微波杀菌、低温杀菌和高温杀菌等;其中高温灭菌法是食品原料、加工品在121摄氏度的高温水或者蒸汽水中停留10-20分钟,即可达到灭菌目的。现如今大多采用高温高压杀菌釜进行灭菌处理。由于高温高压杀菌釜为全密封结构,导致灭菌时需不断开关釜以取放灭菌物品,不能连续生产,且其能耗增大,降低了效率,灭菌成本高,同时高温高压杀菌釜体积较大,占地面积大,增大了占地费用;这都不利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连续灭菌机,用于解决以往的灭菌设备能耗高、占地面积大以及不可连续灭菌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连续灭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以及顺次连通的若干个升温升压室、一个灭菌室和若干个降温降压室,所述升温升压室和降温降压室通过热管连接,所述灭菌室内部底端中部设有加热装置。待灭菌食品在传送机构的连续带动下通过升温升压室预加热后进入灭菌室灭菌,灭菌室温度稳定在121℃,待灭菌食品在灭菌室停留20分钟左右后即完成灭菌处理,灭菌处理后灭菌食品在传送机构带动下通过降温降压室降温后输出即完成整个灭菌处理;灭菌处理时只需通过加热装置对灭菌室加热即可,能耗较低;同时整个设备体积较小,极大的减少了占地面积,减少了占地费用,降低了成本;待灭菌食品在传送机构的带动下可连续灭菌,节约能耗和工时;热管为高效换热元件,相比于传统的连通管单纯的对流,热管导热的导热速度快,且导热均匀,能量损失少,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比辐射和对流的热传递速度都快,损失的能量最少;降温降压室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热管迅速的传递到升温升压室,从而利用降温降压室产生的热量对升温升压室预热,能量得到了二次利用,极大的减少了能耗,成本降低,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有PLC自动控制系统。PLC自动控制系统可与传送机构和加热装置连接,对传送机构和加热装置进行检测、调节、控制、报警等操作,使得设备运行自动化。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的具体连接方式为:距离灭菌室水平间距从近到远依次有升温升压室A、升温升压室B、升温升压室C、升温升压室D直到第N个升温升压室N;距离灭菌室水平间距从近到远依次有降温降压室a、降温降压室b、降温降压室c、降温降压室d直到第n个降温降压室n; 所述热管(4)将升温升压室A与降温降压室a连通,升温升压室B与降温降压室b连通,升温升压室C与降温降压室c连通,升温升压室D与降温降压室d连通直到升温升压室N与降温降压室n连通。这样连接不仅能够加强降温和加热效果,还能将热量使用最大化,灭菌食品在加热时能够逐渐加热,且其到达灭菌室前能够达到较高的预热温度,使得灭菌食品进入灭菌室不会突然被加热而损坏,同时灭菌食品在降温时能够逐渐降温,整个结构的合理性、实用性和安全性均得到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升温升压室和降温降压室顶部还都设置有补水口和补气口。由于标准大气压下灭菌室要达到121℃的灭菌温度,所以需要提供一个预期压力,通过升温升压室和降温降压室的水封增压方式为杀菌室提供预期压力,使得灭菌室能够达到121℃的灭菌温度;而升温升压室和降温降压室通过隔板分隔形成两个底部连通的高水位腔和低水位腔,通过对低水位腔加气以达到增压的目的;灭菌食品在灭菌处理时会破坏升温升压室和降温降压室内的水压平衡,所以需要对其内部加入水和气体以满足稳定的工作压力,这样才能保证灭菌室的灭菌温度稳定在121℃,而升温升压室和降温降压室顶部都设置有补水口和补气口便能很方便的加入水和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美金迪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美金迪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04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