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断器的灭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4626.5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7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智刚;王伟;胡伟源;沈伟伟;沈圣炜;朱旭东;陈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H85/42 | 分类号: | H01H85/4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鲁秦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断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断器,尤其是一种熔断器的灭弧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熔断器通常采用灭弧罩进行灭弧,由于其防污的等级不够,常常会导致灭弧的距离不够,从而无法正常灭弧,甚至会引起燃烧,导致无法正常地开断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熔断器的灭弧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熔断器的灭弧结构,包括本体瓷套,本体瓷套两端分别设有上出口引线和下出口引线,本体瓷套内设有与之分别对应的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内部带有熔丝的熔管设于本体瓷套内,其两端分别与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相接触,本体瓷套内还设有互相配合的消弧管和消弧棒,消弧管和消弧棒之间设有狭缝,熔管从该狭缝中穿过,熔管上涂设有一种产气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熔管包括与熔丝两端接触的熔管上部电极和熔管下部电极,其中熔管下部电极分为由弹簧连接的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活动部分上设有螺栓,熔丝连有导线,压缩熔管下部电极后通过从内部穿出的导线和螺栓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熔管上部电极上设有用于打开后放置熔丝的金属帽。
作为优选,所述熔丝与熔管上部电极接触的部分设有帽状的金属顶,确保其接触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瓷套上设有安装抱箍。
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结构合理,通过电弧产生时的高温,使熔管上的产气材料释放出气体,从而将电弧吹灭,灭弧效果好;由于整个灭弧装置位于本体瓷套内部,全封闭不会受到污染,从而能始终有效保证其灭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熔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熔管和熔丝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灭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出口引线1,本体瓷套2,安装抱箍3,下出口引线4,上部电极5,消弧管6,消弧棒7,熔管8,熔管上部电极81,熔管下部电极82,金属帽83,弹簧84,螺栓85,活动部分86,固定部分87,熔丝9,金属顶91,导线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5,这种熔断器的灭弧结构,包括本体瓷套2,熔断器通过本体瓷套2上的安装抱箍3固定,本体瓷套2两端分别设有上出口引线1和下出口引线4,本体瓷套2内设有与之分别对应的上部电极5和下部电极,内部带有熔丝9的熔管8设于本体瓷套2内,其两端分别与上部电极5和下部电极相接触,本体瓷套2内还设有互相配合的消弧管6和消弧棒7,消弧管6和消弧棒7之间设有狭缝,熔管8从该狭缝中穿过,熔管8上涂设有一种产气材料。
所述熔管8包括熔管上部电极81和熔管下部电极82,其中熔管下部电极82分为由弹簧84连接的活动部分86和固定部分87,活动部分86上设有螺栓85,安装时首先将熔管上部电极81上的金属帽83打开,将熔丝9放入熔管8内,然后压缩熔管下部电极82,由于熔丝9连有导线92,将其从固定部分87穿出后绕在螺栓85上,从而将活动部分86和固定部分87压缩固定。熔丝9一端通过导线92与熔管下部电极82连接,一端通过帽状的金属顶91与熔管上部电极81接触。
工作原理:熔丝熔断后,熔管下部电极82的活动部分86和固定部分87解除导线92与螺栓85的束缚,在弹簧84的作用下,熔管8产生向下的反作用力,再加上熔断器竖直放置,熔管8自身又有重力,在多重力的作用下,熔管8向下掉落。从闭合状态到电路分断的时候,本体的上部电极5与熔管8之间会产生电弧,并在消弧管6和消弧棒7之间的狭缝中延伸,由于熔管8上涂设有产气材料,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释放出气体,从而将电弧吹灭。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供电局,未经桐乡市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46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产品生产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温控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