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减压启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1349.2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4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华;谯平;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08 | 分类号: | F01L1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轮 摩托车 发动机 减压 启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发动机启动技术的改进,具体指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减压启动机构,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两年,随着中央富农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轮摩托车已成为农民朋友致富的好帮手。目前三轮车市场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动机也越来越向大排量方向发展。随着发动机排量的增大,对发动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动机故障率也随之增加,在所有的故障中,启动问题成为了主要问题,不管是电启动还是脚启动都比较困难。启动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发动机排量的增大,缸径和活塞面积增大,活塞受力增加,启动时汽缸压力就大,发动机启动的反冲力较大,故启动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启动容易的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减压启动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减压启动机构,包括正时从动齿轮、凸轮和凸轮轴,凸轮套在凸轮轴上,正时从动齿轮套装在凸轮基圆延长段上;其特征在于:在凸轮基圆表面设有轴向的弧形槽,该弧形槽延伸至凸轮基圆延长段上,在正时从动齿轮内孔壁上设有与凸轮基圆延长段弧形槽位置对应的弧形槽,两弧形槽合围形成圆孔,在该圆孔中设有可转动的减压销;减压销两端从圆孔穿出,其中一端位于凸轮基圆表面的弧形槽内,另一端位于正时从动齿轮沉孔中,位于正时从动齿轮沉孔中的减压销段上设有拨销插孔,一拨销一端与拨销插孔紧配合,在正时从动齿轮沉孔中通过定位柱设有可绕定位柱转动的离心块,离心块上设有扇形拨槽,拨销另一端位于扇形拨槽中,在离心块转动过程中,扇形拨槽可通过拨销带动减压销转动,离心块和正时从动齿轮之间设有使离心块复位的复位弹簧;减压销位于凸轮基圆表面弧形槽内那段具有一扁平部分,当离心块处于复位状态时,扁平部分突出于凸轮基圆表面并将控制排气门打开的下摇臂顶起;当离心块克服复位弹簧作用力处于离心状态时,扁平部分完全位于轴向槽内;减压销扁平部分突出于凸轮基圆表面最高高度为0.6~0.85mm;凸轮最大升程点朝正下方时,减压销与凸轮中心连线相对竖直方向夹角为16°~28°。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块与正时从动齿轮接触那段的弧形与正时从动齿轮内沉孔弧形大小基本一致,保证发动机工作时,两圆弧贴合良好。
作为复位弹簧一种结构形式和安装方式,所述复位弹簧为作用力与离心块离心力相反的拉簧,复位弹簧一端挂在离心块挂孔中,复位弹簧另一端与弹簧固定销连接,弹簧固定销固定在正时从动齿轮上。
所述减压销扁平部分的高于中心量为1~2mm。
当凸轮最大升程点朝正下方时,下摇臂与凸轮的接触点与凸轮中心连线相对竖直方向夹角为52.5°。
在发动机启动时,发动机转速低于1200r/min,正时从动齿轮的转速低于600r/min,此时离心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复位状态,而复位状态下的减压销处于工作状态,即减压销扁平部分突出于凸轮基圆表面,将下摇臂顶起从而使排气门打开,从而减少发动机启动时的汽缸压力,使启动变得容易。当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发动机最小怠速一般处于1200r/min以上,大于离心块离心时的转速要求的两倍,此时离心块克服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处于离心状态,当离心块处于离心状态时,减压销扁平部分完全位于轴向槽内不突起于凸轮基圆表面,发动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因此在减压销和相关部件的配合下,本发明可以明显降低发动机启动难度,更利于大排量三轮摩托车的推广和市场接受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图1左视图。
图3-图2离心块因离心力打开处于非工作状态图。
图4-减压销放大结构图。
图5-图4右视图。
图6-本发明减压销工作状态图。
图7-本发明减压销非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13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