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三聚氰胺气相淬冷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9872.1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3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田 |
主分类号: | C07D251/62 | 分类号: | C07D25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三聚 氰胺气相淬冷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三聚氰胺气相淬冷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三聚氰胺气相淬冷一步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诞生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三聚氰胺生产的主流工艺,目前已占据90%的国内市场,50%以上的国际市场。
三聚氰胺气相淬冷一步法的主要工艺流程为:尿素在载气存在及其它工作的条件下在反应器内完成生成三聚氰胺的反应,以气态形式存在的三聚氰胺与载气和反应的副产物氨气、二氧化碳等组成反应气,进入热气冷却器降温,然后进入热气过滤器滤除气体中的杂质,从过滤器出来的无尘气体由结晶器顶部进入结晶器内,与从底部上来的冷工艺循环气混合、淬冷,温度下降至210℃,三聚氰胺结晶析出,随混合气一道进入成品旋风捕集器内,成品经包装即得三聚氰胺产品。
从三聚氰胺捕集器顶部出来的气体中含有微量的三胺粉尘和未生成三聚氰胺的尿素和中间产物,经风机升压后进入液尿洗涤塔内,被液尿洗涤净化和冷却后分三路送出:第一路经载气压缩机升压后作为反应床载气循环使用,第二路经冷气鼓风机升压后返回结晶器作为淬冷气循环使用,第三路进尾气处理系统。
气相淬冷工艺是以气态形式存在的三聚氰胺随反应气经热气过滤器除去杂质后进入结晶器,与冷气风机送入的低温循环气进行对冲、混合(淬冷),当混合气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三聚氰胺发生凝华,成粉状结晶析出。生产中发现,此工艺存在以下问题:
(1)冷气量一般是载气量的4倍,大量冷气的制备需消耗大量的动力,严重影响产品的电耗;
(2)冷气风机在150℃左右条件下工作,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碳,并夹带少量三聚氰胺、尿素的残留,恶劣的环境很容易造成风机运行不稳定和频繁停车;
(3)反应气冷却和结晶的过程使反应气热回收量和热回收品位下降,余热的利用不当造成烟煤消耗高;
(4)尿洗塔内的腐蚀物难以在出塔气体中清除干净,与高温气体混合析出结晶时,容易污染三聚氰胺产品。
(5)载气中夹带的尿洗塔内的腐蚀物进入反应器后,容易污染触媒,使触媒活性下降、副反应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三聚氰胺气相淬冷工艺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完善气相淬冷工艺和设备,进一步降低三聚氰胺气相淬冷生产过程的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和连续稳定运行的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利用特殊换热设备将反应气降温,降温后的一部分气体由冷气风机送至结晶器内与纯净的高温反应气混合、淬冷,使结晶析出。另一部分进入压缩机做为反应气载气使用,第三部分送入尾气处理系统制造其它化工产品。
优选的,出反应器的含有气态三聚氰胺、370-430℃的混合气体,经降温除杂后,温度控制在300-340℃进入结晶器,与冷气风机送来的冷气混合,温度控制在210℃-260℃,淬冷后生成的三聚氰胺由结晶器底部排出,上部较为干净的气体导入特殊换热设备将反应气降温,降温后的一部分气体由冷气风机送至结晶器内与纯净的高温反应气混合、淬冷,使结晶析出;另一部分进入压缩机做为反应气载气使用;第三部分送入尾气处理系统制造其它化工产品。
分离结晶后的气体再进入特殊换热设备降温,如此反复进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避免用能耗高,容易污染生产系统的尿素洗涤反应气工艺进行的降温过程。
(2)冷气风机的鼓风气量小于反应气量,冷气量大幅度下降,降低发冷气制备的电耗。
(3)气体中不含雾状尿素和污染物,改善了冷气风机的工作条件,避免了冷气风机的运行不稳定和频繁停车;
(4)反应气冷却过程的工作温度高,使反应气热回收量和热回收品位提高,使烟煤消耗下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出反应器的含有气态三聚氰胺、390℃的混合气体,经降温除杂后,温度控制在320℃进入结晶器,与冷气风机送来的冷气混合,温度控制在230℃,淬冷后生成的三聚氰胺由结晶器底部排出,上部较为干净的气体导入特殊换热设备将反应气降温,降温后的一部分气体由冷气风机送至结晶器内与纯净的高温反应气混合、淬冷,使结晶析出。另一部分进入压缩机做为反应气载气使用,第三部分送人尾气处理系统制造其它化工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田,未经李东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98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