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控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8870.0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2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韩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效亮 |
主分类号: | F16K31/68 | 分类号: | F16K31/68;F16K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晓霞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控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流量控制阀,具体涉及一种温控阀。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热改的进程,温控阀被广泛使用。旧有的温控阀和电热阀,压杆穿过阀体上部的活塞缸,利用执行机构,如温包热胀冷缩或步进电机,控制下行,带动下部的活塞组件与出水口配合,关闭阀体。
由于活塞缸与压杆的配合处有空隙,阀体内的水易从此处溢出,使温控阀漏水,2009年11月11日全龙浩申请的申请号为200910237130.6的“一种可调KV值的防漏恒温阀”采用密封圈防漏,此结构有利于防止漏水,但在快速关闭时,密封圈内的水不能从活塞缸与压杆的空隙快速压回阀体,易导致密封圈变形而漏水,同时对执行机构的反作用力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控阀,该阀体的压杆设置通水的通道,压杆上部设置带有密封效果非常好的保护帽,可将阀体上部压杆周围溢出的水压回至阀体内,减少对执行机构的反作用力,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和寿命,解决漏水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控阀,包括阀体、压杆、活塞缸和活塞组件,所述阀体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阀体内的出水口与活塞组件配合,所述压杆穿过活塞缸,下部与活塞组件连接,所述压杆内设有通水的通道,该通道在活塞缸的上部的压杆壁设置上开口,在活塞缸的下部与活塞组件之间的压杆壁设置下开口,所述下开口设有保护膜。
优先地,所述压杆顶端设置带有密封圈的保护帽,保护帽内部设有用于套设密封圈的支撑柱,该支撑柱轴向截面为工字形,顶部与设有孔的保护帽顶面配合;所述支撑柱的中轴套设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包括上环面和圆台形裙边,所述上环面的轴向截面为中心轴是空心的工字形,与支撑柱上下两面及中轴均配合,在水的压力下,密封圈紧密套设在支撑柱上,密封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对应下开口套设在压杆上。
本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专利的压杆设置中空的通道,压杆向下运行时,压差可将活塞缸上部即保护帽中密封圈封住的水压入通道流入阀体内部;压杆向上运行时,因下开口的保护膜阻止水回流,由此,减小了密封圈中水对执行机构的反作用力,也不易让密封圈变形从而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2)本专利保护帽的内部设置可拆卸的支撑柱,支撑柱上套设与其三面紧密配合的密封圈,密封效果好,防止漏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阀体1、压杆2、活塞缸3和活塞组件4,所述阀体1下部设有出水口5,所述阀体内的出水口5与活塞组件4配合,所述压杆2穿过活塞缸3,下部与活塞组件4连接,所述压杆2内设有通水的通道6,该通道6在活塞缸的上部的压杆壁设置上开口7,在活塞缸3的下部与活塞组件4之间的压杆壁分别设置下开口8,所述下开口8设有保护膜9。
所述压杆2顶端设置带有密封圈的保护帽10,保护帽10内部设有用于套设密封圈的支撑柱11,该支撑柱11轴向截面为工字形,顶部与设有孔的保护帽10的顶面配合,中轴套设密封圈12。
如图2所示,所述密封圈12包括上环面13和圆台形裙边16,所述上环面的轴向截面为中心轴是空心的工字形,其上工作面14、下工作面15分别与支撑柱11工字形的上下两面之间的表面配合,在水的压力下,密封圈12紧密套设在支撑柱上11,圆台形裙边16撑在保护帽10内侧,密封效果好。
使用时,所述压杆2受驱动装置推动向下运行,压差可将活塞缸3上部即在保护帽10中的水经上开口7压入通道6,流入阀体1内部,从而避免上部漏水;压杆2向上运行时,因下开口8外的保护膜9阻止水回流,水如果通过活塞缸3与压杆2间的缝隙溢到上部,会经上述过程被送回阀体内部,由此,阀体上部压杆处易漏水的问题得以解决。
本专利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较好的实施方式,凡采用本技术方案描述的构造、特征及在其精神原理上的变化、修饰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效亮,未经韩效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8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