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用电信息并以图表显示的感测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78391.9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1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林致宇;廖家良;梁家铭;曾煜棋;颜政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用电 信息 图表 显示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检测用电信息并以图表显示的感测系统及其方法,尤指利用一检测装置撷取电气设备的用电信息,再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该用电信息传递予一移动通信装置,使该移动通信装置能将该用电信息以图表化的方式显示出来的感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全球暖化、气候变迁及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渐趋严重,“节能省碳”已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此外,受到世界经济环境不景气的低靡潮流影响,社会大众在选购各种电气设备(如:电灯、冷气、吹风扇、电冰箱等)时,亦开始留意各种电气设备的耗电数据,以作为选购时的一大考量标准。然而,除了挑选较为省电的电气设备外,其实对于电气设备的使用习惯,才是影响实际用电程度的最关键因素。
举例而言,一般使用者为了能随时便利地使用电气设备,常在使用完电气设备后,未随手关闭电气设备的电源,而使电气设备继续运转,造成电力的大量消耗并且缩短其使用寿命,而即便使用者养成随手关闭电源的习惯,但若未将电气设备的插头拔除,则仍可能会有部分的电力消耗,长期下来,仍会消耗可观的电力,以冷气机为例,冷气机即便未在运转时,仍具有10W的平均待机功率,而洗衣机没在运转时,也有约2W的平均待机功率,根据国际能源总署的调查研究,电气设备的待机电力约占总耗电量的3%至11%,因此,除了电冰箱与保全装置等部分必须全天候保持供电的电气设备外,其余电气设备在不使用时均应完全切断电源,方能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然而,由于将所有的电气设备拔除插头,不仅会大幅影响使用时的便利性,同时,亦会造成线路的杂乱不美观,更重要的是,使用者并无法即时得知各种电气设备移除插头后的节能效果,因此,一般使用者仍难以完全地执行节约能源的动作。
发明人在研究相关领域技术的过程中,发现影响使用者用电习惯的主要原因,即上述的“无法得知节能动作的效果”,因为并非所有人皆娴熟于电力公司的计费方式,无法迅速地计算出节能动作所能带来的时实质效益,故始无法明确地知晓节能动作的重大影响。此外,各种电气设备在经年累月的实用之后,亦可能因内部元件的老化或损坏,而使其耗电程度加剧,甚至成为引发灾害的潜在因子,实不可不甚。
为此,发明人乃思及,是否能设计出一种感测系统,通过时下越来越普及的移动通信装置的“便携性”及“高处理效能”,来检测各项电气设备的用电数据,并将其用电数据转换成一易于理解的图表,令使用者能随时随地得知所有电气设备的即时耗电程度,以提醒使用者进行节能动作,因此,如何设计该感测系统的应用架构及其处理流程,即成为本发明在此亟欲解决的首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使用者因无法得知各项电气设备的耗电程度,而难以对电气设备进行管理的问题,发明人凭借着多年来的实务经验,并经过不断地实验及测试后,终于设计出本发明的一种检测用电信息并以图表显示的感测系统及其方法,期能据此有效提醒使用者注意电气设备的耗电程度,进而为地球环保尽一份心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83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