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自激振动电流变复合抛光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8084.0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7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程灏波;王谭;杨昊;苏景诗;冯云鹏;管祥彪;谭汉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3/00 | 分类号: | B24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振动 流变 复合 抛光 方法 装置 | ||
1.电磁自激振动电流变复合抛光装置,包括工具头支架、电磁自激振动装置、低压碳刷、电机支架、电机、延长柱、高压集电环、高压碳刷、绝缘柱、电场发生装置、工具头数控台、床身、工件数控台和载物台等;上述组成部分的连接关系为:所述工具头支架安装于工具头数控台上;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工具头支架固定;电磁自激振动装置的外壳与工具头支架固定,并且其内部转动部件的上端与电机转子下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内部转动部件下端与延长柱上端固定;低压碳刷穿过工具头支架绝缘固定在电磁自激振动装置外壳的两侧;延长柱上固定安装高压集电环,下部安装有电场发生装置;高压集电环两导电环分别与电场发生装置的阳极片和阴极片导通;高压碳刷与高压集电环接触,并通过绝缘柱与电磁自激振动装置的外壳固定;工具头数控台和工件数控台安装于床身;载物台安装在工件数控台上。
2.电磁自激振动电流变复合抛光方法,其步骤如下:工作时,工件固定安装在载物台上;在电场发生装置附近添加电流变抛光液;外部通过高压碳刷和高压集电环给电场发生装置施加一定的电压,使电流变抛光液形成具有一定去除能力的柔性抛光头;工具头数控台和工件数控台带动抛光工具头和工件运动到指定位置后,电机依次通过电磁自激振动装置内部转动部件和延长柱带动电场发生装置旋转,电磁自激振动装置在低压碳刷通电后通过延长柱带动电场发生装置沿纵向做振动;进而带动电流变抛光液相对于工件旋转和振动,实现高效和高精度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自激振动电流变复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自激振动装置由外壳、低压碳刷、下轴承、下隔磁套、上线圈触头、下线圈、线圈架、上隔磁套、上线圈、下线圈触头、低压集电环、绝缘套、电枢、上铁芯、下铁芯、绝缘振杆、上轴承和上轴承座组成;带有下线圈的下隔磁套通过下轴承旋转安装在电磁自激振动装置的外壳底部,上线圈触头安装在下隔磁套的内部并与其绝缘,上铁芯和下铁芯分别和电枢的上端和下端固定,电枢安装于绝缘套内并且具有一定的振动自由度,绝缘套固定在线圈架中,带有上线圈的上隔磁套通过线圈架与下隔磁套固定,下线圈触头安装在上隔磁套内并与之绝缘,低压集电环套装在上隔磁套上,两导电环分别与绝缘固定在电磁自激振动装置外壳上的碳刷接触,上隔磁套的上端通过上轴承旋转安装在上轴承座上,上轴承座与电磁自激振动装置外壳固定,绝缘振杆上端安装在下铁芯的下端,通过下隔磁套穿出,并能够相对于下隔磁套自由纵向振动;除外壳、低压碳刷和上轴承座之外的零件构成了电磁自激振动装置的内部转动部件;低压集电环第一导电环通过导线与电枢导通,低压集电环第二导电环一路利用导线依次与上线圈和上线圈触头连接,一路利用导线依次与下线圈和下线圈触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自激振动电流变复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自激振动装置的外壳、上轴承座、线圈架和电枢为低磁导率材料制成,上线圈触头和下线圈触头为高磁导率材料;电磁自激振动装置在初始状态,上铁芯与下线圈触头接触并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自激振动电流变复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发生装置由阳极片、阴极片和绝缘壳组成;阴极片和阳极片平行安装在绝缘壳的两侧,相互不导通,且有部分伸出绝缘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自激振动电流变复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发生装置和延长柱底部形成一个空腔,腔内可以聚集一定体积的抛光液,且腔的大小可根据延长柱的伸入长度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80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氯乙烷的卤烃化工艺系统
- 下一篇:一种输送机托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