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铸锭宏观偏析的浇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7681.1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0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胡侨丹;李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37/00 | 分类号: | B22D37/00;B22D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祖志翔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铸锭 宏观 偏析 浇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锭浇铸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目的在于降低铸锭宏观偏析的浇铸方法,属金属热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型锻件是新一代核电、火电等能源装备的核心构件。随着新型能源建设的发展,对大型锻件的需求日益增长。基于“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安全可靠”的思想,新一代核电、火电等装备对锻件提出了“大型化”、“一体化”和“高性能化”等苛刻要求。铸造成锭是大型锻件热加工制造的第一个环节,最重的铸锭超过了600吨,性能要求数十年保持稳定。由于尺寸巨大,铸锭的浇注过程中存在多域流动,复杂的质能传递、凝固时间长、冷速差异大等因素,会导致大的宏观偏析。带有大宏观偏析的铸锭加大了之后锻件均匀化的难度,在反复长时间加热和多次变形的锻造过程中,亦难以保证成品锻件的合格率,因此铸锭的质量至关重要。
铸锭中大的宏观偏析是由于其体积“大”而产生的,目前这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比较缺乏,铸锭质量调控也无据可依。虽然我国已具备世界一流的锻件热加工装备,但由于基础研究落后,大型锻件热制造仍然处在“以数量求成品、用消耗换质量、以低效求均质”的“摸索制造”阶段,导致资源浪费巨大,同时许多关键锻件尚不能自主制造,成为新型能源装备建设的突出瓶颈。
对于铸锭宏观偏析的研究,目前在数值模拟方面已有一定的发展,可以用于辅助分析。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计算方法基本已经成熟,可以应用于大型铸锭的浇铸、凝固过程分析,如G.Lesoult的“Macrosegreation in steel strands and ingots:Characterisation,formation and consequences”(《Materials Science&Engineering A》,413-414,2005,19-29),又如C.Beckermann的“Modelling of macrosegregation:applications and future needs”(《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2002,vol.47243-261)。目前在降低大型铸锭宏观偏析的实践方面上也有一些建树,如一些学者提出往钢锭中加入钢球,起异质形核,以加快钢锭冷却作用,如Dianzhong Li的“A novel technique for reducing macrosegregation in heavy steel ingots”(《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10,210,703-711)。但是该方法无法控制钢球在钢锭中的位置;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在锭模底部和锭模中下部加通气管道,通过压缩气体加强外部散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223932Y与CN201231310Y的中国专利,但专利所述方法对大铸锭效果不明显,因为当外界散热条件很好时,大铸锭散热瓶颈在于铸锭本身;另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多包合浇的方法,主要通过调整每包的成分:底部高于正常水平,顶部低于正常水平,并改变每包浇铸间隔时间来抑制宏观偏析,如李殿中的“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elayed pouring technique for a360t heavy steel ingot”(《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ing of Casting,Welding and Advanced Solidification Processes(MCWASP)》,2012,Vol33),该方法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宏观偏析,但是大型铸锭金属液量大,包与包之间的金属流动融合宏观偏析在整体上依然会很大,而且每包浇入量没有依据,时间间隔也没有理论依据,目前成效甚微,原因在于其主要思想还是想依据宏观偏析经典形貌,通过调整每包成分之间的变化,来调整凝固液相中的成分含量,该思想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对于大型铸锭由于尺寸太大,两种成分融合后,液相依然占据很大体积,因此随后的凝固仍然会产生大的宏观偏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铸锭宏观偏析的浇铸方法,采用减缓浇铸速度的措施,以达到控制凝固过程、铸锭均质化和降低铸锭宏观偏析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降低铸锭宏观偏析的浇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铸锭的实际浇铸时间tp达到下列要求:
1/10t<tp<t;
其中,t为在一般铸造工艺下所述铸锭完全凝固所需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76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