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混凝土地坪裂缝的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6904.2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全丽;孙志波;吕立军;孙英雷;黄占成;王冲;郭超;陈野;何柳;蔡芳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3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混凝土 地坪 裂缝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坪混凝土施工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混凝土地坪与混凝土柱等交接部位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建筑厂房内均用混凝土浇筑地坪,而在地坪施工中,裂缝是质量通病之一。其中在施工厂房内大面积地坪时,经常会在混凝土柱、设备基础等立式结构阳角附近的地坪上出现裂缝,该裂缝与地坪和立式结构的交接线呈135°左右夹角,因此被称为45°裂缝。
做好裂缝的控制工作尤为重要,通常在大面积地坪施工时,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将地坪以6*6m为单位,中间做分割缝,其目的是防止由于地坪面积过大而导致产生裂缝。但是,目前地坪施工从未专门对45°裂缝采取控制措施,故常常发生地坪与混凝土柱、设备基础等立式结构交接处出现45°裂缝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现场的质量及地坪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混凝土地坪与立式结构的阴阳角交界处容易产生45°裂缝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控制混凝土地坪裂缝的施工方法,能够防止45°裂缝的产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控制混凝土地坪裂缝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地坪地基土平整,夯实;
(2)绑扎地坪钢筋,所述地坪钢筋在距离立式结构1-2cm处断开,使所述地坪钢筋与立式结构之间形成界格缝;
(3)支设地坪模板,同时在所述界格缝内填充柔性材料;
(4)浇筑地坪混凝土;
(5)地坪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将所述界格缝内填充的柔性材料取出;
(6)地坪混凝土沉降均匀后,在所述界格缝内浇筑混凝土并养护。
所述柔性材料选用聚乙烯泡沫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施工时在地坪与立式结构的交接处设置柔性材料,柔性材料能够将地坪与立式结构断开,从而防止由于地坪与立式结构的沉降不均引起的裂缝,提高施工质量以及地坪美观度,操作简单,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并且采用柔性材料作为隔断,柔性材料本身自重轻,方便使用,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混凝土地坪裂缝的施工方法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截面视图;
图3是放置聚乙烯泡沫板的施工步骤示意图。
图中:1:地坪;2:界格缝;3:混凝土柱;4:地坪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某车间地坪施工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混凝土地坪裂缝的施工方法,整体施工过程为地基土平整→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在混凝土柱3处放置柔性材料→混凝土浇筑、振捣→刮尺、滚杠找平→机械提浆→机械磨光→养护→取出柔性材料→浇筑混凝土,具体如下。其中,其中柔性材料是指强度低而无延伸性的材料,如沥青、油毡、聚乙烯泡沫板等,以下实施例选用聚乙烯泡沫板作为柔性材料,但是本发明所述柔性材料不限于此。
1.地基土压实、找平
地坪1地基土平整,平整后用打夯机将土方进行夯实。根据水准仪测设的标高,找地坪1地基土的高度,调整至设计标高为止。
2.绑扎地坪钢筋4
在地坪钢筋4与混凝土柱3距离2cm的位置断开,使地坪钢筋4与混凝土柱3之间形成界格缝。
3.滑道安装
在距离地坪边缘500mm处固定滑道,滑道按照浇筑混凝土方向通长平行布置,间距为6000mm,并且必须挂线安装,使其平直。
4.支设地坪模板。
5.放置聚乙烯泡沫板
在界格缝内放置聚乙烯泡沫板,并用地坪钢筋4顶住聚乙烯泡沫板,以此来固定聚乙烯泡沫板,如图3。
6.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1)混凝土的浇筑,采取分层搭接连续浇筑的方法,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缝的出现,避免出现冷缝现象;
(2)混凝土分层搭接的时间控制在90分钟以内;
(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应做到快插慢拔,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4)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插捣的间距应均匀,其间距不大于地坪1厚度的1.5倍;
(5)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宜过长过短,一般每点振动时间在20~30s,以混凝土表面无明显气泡和浮浆不再下沉为宜;
(6)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出现的泌水,应给予排除。
7.滚杠、刮尺找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6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颗粒分选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活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