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线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76524.9 | 申请日: | 2013-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6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竹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竹君 |
| 主分类号: | H01B7/40 | 分类号: | H01B7/40;H02G3/3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天***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材,具体地说是一种电线。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和室内的墙体外部走线中,通常会因为美观和安全而通过线槽走电线。在走线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截取适定长度的线槽,然后墙体打眼、固定线槽,最后走线和盖好线槽。使用线槽走线过程繁琐,浪费了施工时间,影响了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的一种电线,简化走线程序,便于走线施工。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线,由横截面呈“Ω” 形状的外皮、与外皮相扣合的“Ω”形壳盖、外皮内有至少两根芯线组成;壳盖的内腔与外皮的外表皮相一致。
上述发明的电线的外皮弧形的下端带有纵向的凹槽,所述壳盖的弧形的下端带有纵向的与凹槽相配的凸起。
上述发明的电线的外皮和壳盖由半硬质PVC材料制成。
上述发明的电线的外皮的左右两端平面间隔一定距离设置过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电线可以直接在墙体打眼后固定走线,走线过程无需另外使用线槽,方便走线施工又不影响美观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包裹芯线的外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壳盖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芯线,2过孔,3壳盖,4左右端平面,5凹槽,6外皮,7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具体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电线,由横截面呈“Ω”形状的外皮6、与外皮6相扣合的“Ω”形状壳盖3、外皮内有至少两根芯线1组成。外皮和壳盖由半硬质PVC材料制成,方便走线时的弯折,壳盖的内腔与外皮的外表面相一致。外皮6弧形的下端带有纵向的凹槽5,壳盖3的弧形的下端带有纵向的与凹槽5相配的凸起7。外皮6的左右两端平面4相隔0.5米设置过孔2,过孔的直径大小为5毫米。
在走线施工过程中,依照施工计划图,在墙体的指定位间隔0.5米位置钻孔打眼,将膨胀塞塞入墙体打好的孔中,用螺纹钉通过外皮6的过孔2将外皮6固定在墙壁上,将壳盖3与外皮6扣紧,将电线的两端内的芯线与相应的电源或电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竹君,未经李竹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65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漆包线下线装置
- 下一篇:电力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