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紫外线电缆料用改性碳酸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5632.4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4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阳电器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9/04;C08K9/02;C08K3/26;H01B3/4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28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电缆 改性 碳酸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填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紫外线电缆料用改性碳酸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重质碳酸钙是一种常用无机填料,因来源广、价格便宜等,广泛用于橡胶、塑料、涂料等领域。但重质碳酸钙表面亲水疏油、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颗粒间极易团聚,当直接或大量填充有机基体材料中时,不但难以均匀地分散,且与基体的结合力很弱,导致两相界面缺陷、复合材料的某些性能下降。因此,为了拓宽其应用领域,必须对重质碳酸钙表面进行改性,使其表面亲油疏水,增强与有机基体的相容性,提高在有机基体中的分散性,改善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紫外线电缆料用改性碳酸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紫外线电缆料用改性碳酸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备而成:
碳酸钙 95-100、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2、平平加O 0.2-0.3、马来酸二辛酯1-1.5、硬脂酸锌0.2-0.4、氧化镁0.1-0.2、聚乙烯蜡0.1-0.3、紫外线吸收剂UV-P 0.1-0.4、壳聚糖1-2、聚磷酸1-1.5、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3。
所述的抗紫外线电缆料用改性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为:
将碳酸钙在80-85℃温度下烘干至水份0.3%以下,然后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按比例先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平平加O,以800-1000转/分的速度高速搅拌3-5分钟, 然后在加入马来酸二辛酯,高速搅拌5-6分钟,在依次加入硬脂酸锌、氧化镁、聚乙烯蜡、紫外线吸收剂UV-P 、壳聚糖、聚磷酸、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以1000-1200转/分的速度高速搅拌15-20分钟, 然后干燥,得到改性碳酸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现有重质碳酸钙改性的基础上添加了多种表面处理剂及功能助剂,所得的改性碳酸钙具有粒径小于0.1um,粒子大小较均匀,比表面积大,应用性能大大优于普通碳酸钙的特点、得到的改性碳酸钙在PVC树脂中分散性和相容性好,可以提高填料的加入量,减低原材料成本;在改性时通过添加少量的紫外线吸收剂,大大提高了电缆料的抗紫外线性能,将其应用于PVC电缆料生产中,可以降低紫外线吸收剂的用量,进一步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了体系的流动性及加工性能,而且赋予制品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达到增韧补强的效果,提高了抗紫外线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阻燃电缆料用改性重质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按重量(kg)称取重质碳酸钙 100、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平平加O 0.3、马来酸二辛酯1、硬脂酸锌0.2、氧化镁0.1、聚乙烯蜡0.3、紫外线吸收剂UV-P 0.1、壳聚糖2、聚磷酸1、甲基三乙氧基硅烷3,
将碳酸钙在82℃温度下烘干至水份0.3%以下,然后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按比例先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平平加O,以800-1000转/分的速度高速搅拌4分钟, 然后在加入马来酸二辛酯,高速搅拌6分钟,在依次加入硬脂酸锌、氧化镁、聚乙烯蜡、紫外线吸收剂UV-P 、壳聚糖、聚磷酸、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再以1000-1200转/分的速度高速搅拌18分钟, 然后干燥,研磨,得到改性碳酸钙。
我们将普通重质碳酸钙与改性重质碳酸钙分别制取硬质、软质PVC试片,在INSTRON4466型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测试结果比较见表1、表2。
表1硬质PVC试片测试结果比较
表2软质PVC试片测试结果比较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在同样添加量的情况下,无论PVC硬、软质制品,使用改性碳酸钙,试片的力学性能都明显优于普通碳酸钙,特别是试片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一倍多,而且物料易塑化,不粘辊,表面亮度高,加工性能优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阳电器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金阳电器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56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