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预期的下行链路子帧的HARQ-ACK处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74598.9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2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韩承希;何宏;符仲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6 | 分类号: | H04L1/16;H04W76/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叶晓勇;卢江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期 下行 路子 harq ack 处置 | ||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和其它无线网络依靠跨移动装置(例如,用户设备(UE))与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之间的不可靠的介质的消息传送。在LTE中,RAN由一个或多个eNodeB(演进型节点B)组成。由于数据可能由于低的信号质量、干扰或采用无线介质的其它问题而丢失或破坏,所以此不可靠的通信介质可能产生RAN与UE之间的适当的数据通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的从HARQ-ACK响应到具有3个成束窗口(bundling window)的两个小区的资源、星座和RM码输入位的映射的表。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的从HARQ-ACK响应到具有4个成束窗口的两个小区的资源、星座和RM码输入位的映射的表。
图2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的图2的表的继续。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的示例资源分配的图表。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的示例资源分配的图表。
图5A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的生成HARQ-ACK响应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B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的处理HARQ-ACK响应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的示出UE和eNodeB的某些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的机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应对不可靠的无线通信介质,LTE和其它蜂窝网络采用被称为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的机制来提供错误校正和分组确认以确保RAN与UE之间的数据的安全输送。HARQ使用前向错误校正编码(FEC)以及自动反馈机制(自动重复请求(ARQ))而在接收器侧提供错误校正来向发送器指示是否已成功接收分组。一旦接收到数据分组,接收器使用错误检测码(例如,循环冗余校验(CRC))来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分组。如果成功接收分组,则接收器使用反馈机制(例如,ACK)来确认发送器。如果未成功接收分组,则接收器可尝试使用FEC信息来修复分组。如果接收器成功使用FEC信息修复分组,则它可ACK发送器,否则接收器可用否定确认(NACK)来响应发送器。在另外的其它示例中,接收器(UE)可响应它处于非连续传送模式(DTX)模式中。DTX响应可表示其中UE不能适当地检测控制信道(例如,主要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的信息并且因此不能确定分组是否被发送到UE的情况。
在蜂窝网络中,这些HARQ响应典型地在控制信道上传送。对于从RAN发送到UE的下行链路业务的响应典型地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中发送。对于从UE发送到RAN的上行链路业务的响应典型地在下行链路HARQ-ACK信道(例如,物理混合HARQ指示符信道:PHICH)中发送。没有确认(无论是NACK或简单地根本没有确认)的分组可由发送器重新传送。
在一些系统中,上行链路通信(从UE到RAN)在频域中与下行链路通信分离。即,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无线通信发生在不同的频带上。这些系统被称作频分双工(FDD)系统。在其它示例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无线通信可共享相同的频带,但可在时域中分开。即,为一些时间实例(例如,被称为时隙)中的上行链路无线传送和其它时间实例(例如,时隙)中的下行链路无线通信保留频带。此方案被称为时分双工(TDD)。在另外的其它示例中,半双工FDD(H-FDD)系统使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无线通信的特征在于处于不同的频带上但也在时域中分开。
蜂窝网络的真正本性是UE与RAN之间的通信是非对称的,有利于下行链路无线链路。即,相较于从UE到RAN,通常更多数据从RAN发送到UE。为了对此进行补偿,相较于分配给上行链路无线通信的资源,小区规划者将经常将更多的频率或时间资源(取决于网络是FDD还是TDD)分配给下行链路无线通信。
由于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的上行链路资源经常不足以传送这些响应,所以此资源不对称对尝试管理必要的HARQ确认的UE产生问题。随着多个载波和其它上行链路信令(例如,信道状态信息)的增加而仅仅激化此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45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