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多种热流密度分布的发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3753.5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4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震;熊万玉;王雄;李朋洲;卓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H05B3/20 | 分类号: | H05B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多种 热流 密度 分布 发热 装置 | ||
1.一种模拟多种热流密度分布的发热装置,包括金属基板(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基板(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电加热元件(3)的通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多种热流密度分布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板(1)为弧形板,其弧度为q,q取值范围为0.175(rad)~3.14(rad);弧形板主视方向的深度为d,d取值范围为0.05~0.4m;弧形板内表面曲率半径为R1,R1取值范围为0.3~3m;弧形板厚度为H,H取值范围为0.03~0.1m;弧形板外表面与内表面曲率中心相同,曲率半径为R6,R6=R1+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多种热流密度分布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元件(3)的外径为d,金属基板(1)上通孔(2)的孔径D,通孔(2)的孔径D=d+e,e为裕量孔径,e取值范围为1??10-5~2??10-4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拟多种热流密度分布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的曲率中心与内表面曲率中心相同,其曲率半径为R2的圆弧,R2=R1+D,距内表面最近的通孔(2)的孔中心均匀分布于曲率半径为R2的圆弧上,最左侧的通孔(2)的孔中心距离左侧边的距离为1.5??D,最右侧的通孔孔中心距离右侧边的距离为0.5??D,第一排总共的通孔2的数量N1=int( -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拟多种热流密度分布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排的通孔(2)均匀地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多种热流密度分布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板(1)为长方体,长方体的长度为L,L取值范围为0.2m~5m;长方体主视方向的深度为d,d取值范围为0.05~0.4m;长方体厚度为H,H取值范围为0.03~0.1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拟多种热流密度分布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元件(3)的发热段长度为l,l=d-l保守,l保守为保守长度,l保守取值范围为0.0005~0.002m,电加热元件(3 )的外径为为d,d的取值范围为0.005~0.017m,长方体上布有m排通孔(2),其外径d与长方体厚度H有如下关系为:H=(1.3??m+0.7)??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拟多种热流密度分布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通孔(2)的孔径为D,通孔孔径D=d+e,e为裕量孔径,e取值范围为1??10-5~2??10-4m,其中,靠近金属基板(1)表面的一排通孔(2)的圆心距离金属基板(1)表面的距离为h1,h1=D,且最左侧的通孔孔中心距离左侧边的距离为1.5??D,最右侧的通孔孔中心距离右侧边的距离为0.5??D,第一排总共的通孔(2)的数量N1=int(-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拟多种热流密度分布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交错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375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发热柔性电缆
- 下一篇:无线局域网中的分布式时隙分配干扰协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