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类选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3744.6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郭谋发;王鹏;徐丽兰;高伟;杨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 接地系统 单相 接地 故障 分类 方法 | ||
1.一种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类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根据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和线路参数,计算系统的选定频带;
S02:监测母线零序电压波形,判断是否满足故障选线启动条件;若满足条件则进入下一步,若不满足条件则继续监测母线零序电压波形;
S03:读取故障后线路暂态零序电流一个工频周波的波形;
S04:对半个工频周波的故障零序电流进行EEMD分解,求出各条线路暂态零序电流的Hilbert时频谱和Hilbert边际谱;
S05:计算频谱能量比例因子P、暂态因子T和Hilbert时频熵S,并采用支持向量机对故障进行分类;故障类型包括强接地故障、小角度接地故障和弱接地故障;
S06: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采用相对应的选线判据进行选线;其中,
当系统发生强接地故障时,采用极性比较判据进行选线;
当系统发生小角度接地故障时,采用幅值比较判据进行选线;
当系统发生弱接地故障时,采用能量比较判据进行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类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和线路参数,计算系统的选定频带具体方法为:谐振接地系统中最长健全线路首次发生并联谐振的频率记为fL,所有健全线路中首次发生串联谐振的最小频率记为fH,则系统的选定频带为[fL,f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类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的具体步骤为:
S021:当母线零序电压瞬时值超过0.15倍的母线额定电压幅值时,即满足故障选线启动条件,并将此时刻定为初步故障时刻;
S022:启动故障录波装置读取初步故障时刻前1/4个工频周波母线零序电压的波形;
S023:对读取的1/4个工频周波零序电压波形进行EEMD分解,得到各阶IMF分量;
S024:对第一阶IMF分量做Hilbert变换,求取第一阶IMF的瞬时频率矩阵f和瞬时幅值矩阵A;
S025:分别求取瞬时频率矩阵f和瞬时幅值矩阵A的一阶差分矩阵f′和A′,确定矩阵f′出现模最大值的时刻t1和矩阵A′出现模最大值的时刻t2;
S026:定义t1和t2中的最小值为故障发生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类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支持向量机对故障进行分类具体方法为:故障初相角不小于60°,过渡电阻不大于800Ω的单相接地故障为强接地故障;故障初相角不大于30°的单相接地故障为小角度故障;强接地故障和小角度接地故障以外的故障定为弱接地故障,弱接地故障的故障初相角为30°~60°,或故障初相角较大且过渡电阻大于800Ω;采用不同故障类别的频谱能量比例因子P、暂态因子T和Hilbert时频熵S作为支持向量机网络的输入,其所对应的故障类型作为网络输出,对网络进行训练;网络训练完成后,输入实际故障的P、T和S对故障进行模式识别,输出实际故障的故障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37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式换热器
- 下一篇:微功耗电阻传感器类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