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印技术的防泄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3311.0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7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耿振民;宋恒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无锡市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印 技术 泄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泄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水印技术的防泄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办公电子化程度的提高,电子办公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办公方式,在方便了我们日常办公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大大增加了。员工有意或无意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公司内部的文件,消息外泄,如文档的外传,聊天或邮件的泄露。并且由于电子文档易于复制、传输,难以追踪,使得往往信息泄露以后很难去追溯或追究责任人。所以需要一种对员工的操作进行身份标记的方法,这样员工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并且在发生信息泄露以后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方便公司的信息管理,提高文档追查能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印技术的防泄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文档查看、编辑等使用历史难以追踪,信息泄露后难以追溯或追究责任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印技术的防泄密方法,应用于具有通过网络互联的服务器、客户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服务器注册认证信息;在服务器设定访问策略;由客户端根据访问策略,过滤用户对应用软件的访问请求,对于受访问策略限制的应用软件,由客户端根据认证信息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则继续;验证不成功则拒绝访问请求;由客户端为用户分配水印标记并放行用户对应用软件的访问请求;将水印标记加入受访问策略限制的应用软件所操作过的文档中。
优选地,上述水印标记采用基于非对称加密方式的数字签名算法被加入到文档中。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基于水印技术的防泄密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用户访问文档的历史记录可以被记录追踪,信息发生泄露后便于追踪泄露的源头。并且由于采用基于非对称加密方式的数字签名算法,公私钥可以分开管理,当需要无水印标记的文档时,可以由管理员很方便地去除水印标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基于水印技术的防泄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附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发明的基于水印技术的防泄密方法,适用于具有通过网络互联的服务器、客户端的系统,一般地,服务器端会安装在具有管理职能的计算机、硬件服务器上,而客户端会被安装在希望被管理的计算机或者其它终端上。
下面参阅图1,图1显示为本发明基于水印技术的防泄密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步骤S1表示在服务器上注册认证信息,注册认证信息的方式例如但不限于,建立一张用户身份、口令对应表,也可以使用组织内原有的员工身份验证方式。
步骤S2表示设置访问策略。访问策略可以包括用户访问策略和文件访问策略,用户访问策略可以形如,“用户A,office word,active/negative”,其中,“用户A”表示用户目录,“office word”表示应用程序目录,“active/negative”表示应用程序目录性质属于“黑名单”/“白名单”,其中“黑名单”即软件目录中所列的应用软件均为受限制应用软件,目录中未列出的应用软件则为非受限应用软件,“白名单”即软件目录中所列的应用软件均为非受限制应用软件,目录中未列出的应用软件则为受限应用软件。“用户B,null,active”可表示用户B使用任何软件均不受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3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