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安全距离识别的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3125.7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0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施文灶;王平;黄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安全 距离 识别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警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安全距离识别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具备防丢、寻找、警示等功能的报警装置,其解决方案有多种,如申请号为CN201010548238.X的专利申请的宠物防丢器,感应器单独存在于主人身上,当宠物带着防丢器离主人约50米的距离时,主人手里的感应器自动发出警示声,但其感应距离不可调。专利号为ZL201120514707.6的专利申请的航空模型防丢器,包括STM32处理器、GPS模块、GSM模块和气压高度模块等组成部分,系统较复杂,适用于特殊的领域。申请号为CN201210301006.3的专利申请一种可相互定位的防丢器,采用CSS实时定位方式,解决了以往防丢器存在的距离短,无法确定方向的问题,同时增加了防丢器与防丢器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准确定位,但需要基站的支持,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且成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安全距离识别的报警装置及方法,可克服目前防丢报警装置存在的问题,具有距离可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安全距离识别的报警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装置由微处理器、无线收发器、键盘、指示灯和声光报警电路组成,其中,无线收发器、键盘、指示灯和声光报警电路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报警装置之间通过无线收发器进行通信,安全距离可变,先通过“请求-响应”的方式建立连接,当报警装置之间的距离在安全距离范围内,不断重复“探测-回送”的过程,当报警装置之间的距离超出安全距离,报警装置启动声光报警电路。
所述的微处理器采用单片机STC89C52RC,无线收发器采用工作于2.4GHz~2.5GHz,属于ISM频段的无线射频模块nRF24L01。
所述的指示灯由红色LED和绿色LED组成。
所述的键盘由三个功能按键组成,分别为启动/停止按键、安全距离调节按键和声光报警使能按键。
所述的每个报警装置分别配置一个唯一的识别号。
所述的声光报警电路由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组成。
所述的无线收发器工作于“发送-接收”的无限循环状态。
所述的安全距离通过设置无线收发器的输出功率改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灵活性好、通用性强,可在任何需要场合使用。可用于小孩、宠物、贵重物品等防丢及防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101为微处理器A;102为无线收发器;103为键盘;104为指示灯;105为声光报警电路。无线收发器(102)、键盘(103)、指示灯(104)和声光报警电路(105)分别与微处理器(101)相连。
对图2中系统的工作流程说明如下:
步骤201:上电,对处理器的I/O口、寄存器、定时时间T1、T2和无线收发器的输出功率等进行初始化设置。
步骤202:以中断的方式响应安全距离调节按键,根据设置的安全距离修改无线收发器相应的输出功率。
步骤203:无线收发器的无线射频模块处于空闲模式以降低系统功耗,判断安全距离调节按键是否按下,如果否,则进入步骤203继续等待;如果是,则进入步骤204。
步骤204:将无线收发器设置为发射模式。
步骤205:发送连接请求数据(发送方的识别号),发送结束后进入接收模式,等待接收响应数据。
步骤206:判断是否收到响应数据(发送方的识别号加1),如果否,则进入步骤207;如果是,则进入步骤208。
步骤207:判断是预设时间T1是否超时,如果否,则进入步骤204;如果是,则进入步骤214。设定时间T1是为了防止报警装置之间无法建立连接而不断进行连接请求数据的发送,达到节能的目的,T1设为1秒。
步骤208:报警装置之间建立连接,绿色指示灯亮。
步骤209:将无线收发器设置为发射模式。
步骤210:延时。
步骤211:发送探测数据,发送结束后进入接收模式,等待接收回送数据(与探测数据的内容相同)。
步骤212:判断是否收到回送数据,如果否,则进入步骤213;如果是,则进入步骤2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31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音质量检测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婴儿冷热智能监护语音播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