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爬升导轨接长件的导轨导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2050.0 | 申请日: | 200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6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A·施沃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PERI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8 | 分类号: | E04G11/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沈英莹 |
地址: | 德国魏***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爬升 导轨 接长件 导向 模板 系统 | ||
1.用于使用导轨导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统建造多个楼层的混凝土结构的方法,所述混凝土结构包括一个下部的混凝土部分和至少一个上部的混凝土结构,所述下部的混凝土部分形成第一楼层的垂直的壁,所述上部的混凝土结构从第一个混凝土结构的上端部开始垂直地延伸,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第一下部爬升承座和第一上部爬升承座固定到下部的混凝土部分上,
b)将爬升导轨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一下部爬升承座和第一上部爬升承座内,该爬升导轨的长度基本上等于所述下部的混凝土部分的高度,
c)使爬升导轨在第一下部爬升承座和第一上部爬升承座内沿垂直的方向移动,
d)定位一个下部的接长件,以便在所述爬升导轨下端部的下方垂直地向下延伸,在这个位置将下部的接长件固定到所述爬升导轨上,所述下部的接长件的长度小于爬升导轨的长度,并且
e)使所述爬升导轨在垂直的方向进一步移动,直至下部的接长件在第一下部爬升承座内被抓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f)将第二下部爬升承座和第二上部爬升承座固定到上部的混凝土部分,
g)刚性地固定一个上部的接长件到爬升导轨的上端部,所述上部的接长件因此在垂直的方向向上延伸,所述上部的接长件的长度小于爬升导轨的长度,
h)使爬升导轨在垂直的方向移动,直至上部的接长件在第二下部爬升承座内以可移动的方式被抓住。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和步骤d)之前,使所述下部的接长件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到爬升导轨的下端部,其中包括将下部的接长件转动到基本上垂直的方向的步骤。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部的接长件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下部爬升承座和第一上部爬升承座之间的间距的一半。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的接长件和所述上部的接长件经由定位销连接于爬升导轨的下端部和上端部。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的接长件和所述上部的接长件经由两个定位销连接于爬升导轨的下端部和上端部。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爬升导轨、下部的接长件和上部的接长件分别由两个平行的成型导轨构成,所述两个成型导轨彼此间隔开地经由支承销和/或间隔垫片和连接螺栓连接在一起。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导轨集成在一脚手架单元中,所述脚手架单元具有工作台和随动台架。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构造成用于支承外模板和内模板,所述外模板和内模板能在工作台上移动。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部的接长件构造成用于接收随动台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ERI有限公司,未经PERI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20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