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六)轴搅拌桩与压灌桩相结合的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70606.2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8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东;周玉石;谢益飞;赵伟明;黄立伟;鲍国强;汤武;张群;施问知;邢克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地岩土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8;E02D5/46;E02D5/34;E02D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压灌桩 相结合 围护结构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轴水泥土连续搅拌墙与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简称压灌桩)相结合的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民用及其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中的基坑围护止水及支撑围护。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有干作业成孔的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套管成孔的灌注桩和爆扩成孔的灌注桩等
干作业成孔的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场地清理→测量放线定桩位→桩机就位→钻孔取土成孔→清除孔底沉渣→成孔质量检查验收→吊放钢筋笼→浇筑孔内混凝土。
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是利用泥浆护壁,钻孔时通过循环泥浆将钻头切削下的土渣排出孔外而成孔,而后吊放钢筋笼,水下灌注混凝土而成桩。
套管成孔灌注桩是利用锤击打桩法或振动沉桩法,将带有活瓣式桩靴或带有预制混凝土桩靴的钢套管沉入土中,然后边拔套管边灌注混凝土而成。若配有钢筋时,则在浇注混凝土前先吊放钢筋骨架。利用锤击沉桩设备沉管、拔管,称为锤击沉管灌注桩;利用激振器的振动沉管、拔管,称为振动沉管灌注桩。
常规灌注桩施工工艺通常都是先放钢筋笼,再浇筑混凝土。目前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存在浪费混凝土、环境污染、造价较高的缺点,同时施工工期方面也有待改善,施工机械智能化程度不高,很多时候加料都是根据现场工作人员的经验而定,不能很好的进行监控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搅拌桩为新型的五(六)轴水泥土搅拌墙(以下简称FCW工法),该工法使用新型的智能化五(六)轴桩机施工,一次最多可成桩五(六)根,无置换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几种搅拌桩工艺的不足,具有高效、无置换、智能化、绿色环保的特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五(六)轴搅拌桩与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相结合的围护结构,所述的五(六)轴搅拌桩采用城地五轴水泥土搅拌墙施工技术(以下简称FCW工法);灌注桩采用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
所述的一种五(六)轴水泥土搅拌墙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放样,开沟槽,装置就位,将五(六)轴水泥土搅拌桩装置移动到待施工位置;
(2)起动后台水泥浆搅拌系统,然后把水泥浆送至存浆桶;
(3)开启集成计算机,让计算机来控制预先设置的数据:每米下降速度、每米喷浆量、桩端设计标高、总喷浆量和总搅拌时间;
(4)开启动力头驱动多功能钻头,边搅拌边喷水泥浆,正转下沉喷浆70%到设计墙底标高。
(5)在墙底标高0.5~1米区间内进行复搅。
(6)反转边喷浆边提钻,反转喷浆30%至墙顶标高;
(7)一上一下即可成桩,根据需要形成重力坝;
(8)一组施工结束,移至第二组继续施工。
所述的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平整场地,桩位放样;
(2)安装调试钻机,安放钢护筒(如需要);
(3)调试砼泵、安装泵管;
(4)钻机就位;
(5)钻孔至设计深度停止钻进;
(6)边泵注超流态混凝土边提升钻杆;
(7)提出钻杆、移开钻具;
(8)起吊钢筋笼、振动锤;
(9)启动振动锤下插钢筋笼至设计标高;
(10)桩头处理;
(11)一组施工结束,移至第二组继续施工。
所述的五(六)轴搅拌桩与灌注桩的组合形式可以是并排排列的形式或是两者以咬合方式相连接的形式,也可以是灌注桩内嵌于多排搅拌桩之间的形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灌注桩采用螺旋钻杆下钻提土,提升螺旋钻杆同时通过钻杆的空心部位灌入超流态混凝土,较传统的施工工艺,缩短了施工时间,施工效率更高;
2、传统工艺喷浆量及下钻提钻,没有安装流量仪和深度传感仪,施工全凭经验。现设备安装了相应的电脑传感仪,达到了直观、有效、自动化的要求,保证了质量。
3、本发明可以一次成孔,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缩短了施工工期;
4、桩内配筋采用高强钢筋,水平向的抗弯性能也更好,充分发挥高强钢筋抗拉、混凝土抗压二者优点,在造价方面更经济。
5、搅拌桩采用新型五轴施工技术施工,较之传统工艺一次成桩数量增加,施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且无置换土、无污染产生。
6、搅拌桩采用新型五轴施工技术施工,工程止水帷幕方面的造价可节省约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地岩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地岩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0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