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余液过滤装置的过滤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9050.5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5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君基;刘金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润明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1 | 分类号: | B01D29/01;B01D29/50;B01D29/9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余 过滤 装置 过滤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过滤机械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酒过滤机在完成过滤后,由于过滤机的结构限制,过滤机内的有大量余液没有得到过滤,造成浪费。通过改进过滤机的下部结构,增加过滤装置,可将没有得到过滤的余液过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余液过滤装置的过滤机,可将没有得到过滤的余液过滤。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余液过滤装置的过滤机,包括过滤罐,过滤罐的上端连接出液管,过滤罐的下端连接进液管;所述过滤罐的下端还连接清液出料管,清液出料管的进液端连接余液过滤网,余液过滤网设置在过滤罐内。
本发明通过以上设计,被过滤液体由进液管进入过滤罐内, 过滤罐内的余液经余液过滤网过滤后从清液出料管流出,不造成浪费,可降低生产成本。余液过滤后从清液出料管流出后,留在罐内过滤体上的硅藻土可以以固态状排出,所以该装置也是一种方便清理的废硅藻土存储与排放装置。本发明可用于烛式、板式等桶状过滤机。
为了增加余液的过滤效果和速度,余液过滤网至少一个,每个余液过滤网分别横向布置;所述清液出料管包括一根清液出料总管,清液出料总管的进液端通过三通连接两根清液出料分管,每根清液出料分管的进液端分别与相应的余液过滤网连接,每个余液过滤网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过滤罐连接。
本发明的余液过滤网竖向布置在过滤罐内。
为了增加余液的过滤效果和速度,余液过滤网为矩形,矩形余液过滤网横向布置在过滤罐内,矩形余液过滤网通过第二连接件与过滤罐连接。
同理,余液过滤网为多边形,多边形余液过滤网横向布置在过滤罐内,多边形余液过滤网通过第三连接件与过滤罐连接。
本发明的余液过滤网与过滤罐中心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向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向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D向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E-E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为第一种具有余液过滤装置的过滤机,包括过滤罐1,过滤罐1的上端连接出液管9,过滤罐1的下端连接进液管4。过滤罐1的下端还连接两根清液出料分管7,每根清液出料分管7的进液端分别连接余液过滤网8,余液过滤网8横向设置在过滤罐1内,每个余液过滤网8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2与过滤罐1连接。两根清液出料分管7的出液端通过三通10连接清液出料总管6。过滤罐1的底部设置硅藻土排出口5。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为第二种具有余液过滤装置的过滤机,包括过滤罐1,过滤罐1的上端连接出液管9,过滤罐1的下端连接进液管4。过滤罐1的下端还连接清液出料管11,清液出料管11的进液端连接余液过滤网8,余液过滤网8竖向设置在过滤罐1内。
实施例3
如图5、6所示,为第三种具有余液过滤装置的过滤机,包括过滤罐1,过滤罐1的上端连接出液管9,过滤罐1的下端连接进液管4。过滤罐1的下端还连接清液出料管11,清液出料管11的进液端连接矩形余液过滤网8,矩形余液过滤网8横向布置在过滤罐1内,矩形余液过滤网8通过第二连接件12与过滤罐1连接。
实施例4
如图7、8所示,为第四种具有余液过滤装置的过滤机,包括过滤罐1,过滤罐1的上端连接出液管9,过滤罐1的下端连接进液管4。过滤罐1的下端还连接清液出料管11,清液出料管11的进液端连接六边形余液过滤网8,六边形余液过滤网8横向布置在过滤罐1内,六边形余液过滤网8通过第三连接件13与过滤罐1连接。
实施例5
如图9、10所示,为第五种具有余液过滤装置的过滤机,包括过滤罐1,过滤罐1的上端连接出液管9,过滤罐1的下端连接进液管4。过滤罐1的下端还连接清液出料管11,清液出料管11的进液端连接余液过滤网8,余液过滤网8竖向设置在过滤罐1内并和过滤罐1中心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润明轻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润明轻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9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