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手机贴膜消毒灭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8491.3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6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平;刘玉;赵艳芳;李霞龙;宫杰;唐韵青;张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媛媛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手机 消毒 灭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装置,用于对手机贴膜上的细菌病毒进行清除。
背景技术
触摸屏手机越来越多地被消费者使用,随之而来的是触摸屏手机贴膜上的细菌成为影响消费者个人卫生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手机贴膜上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菌大约有10万个,带有细菌的手机会传播疾病,如传染性结膜炎、病毒型感冒。目前对手机贴膜上的细菌病毒进行处理主要有三个手段,第一个手段是消费者购买抗菌保护膜,此种方法的有效性不大,不易于大规模的市场推广;第二个手段是消费者用湿纸巾或者蘸有医用酒精的棉签对手机贴膜进行擦拭,此种方法只能短时间地消毒灭菌,且操作过程中会有将水引到手机内壳中的风险;第三种手段是消费者将手机送到手机客服部,手机客服部通过紫外线或者臭氧等方式来对手机贴膜进行清洁,此种方法能有效地消除手机贴膜上的细菌病毒,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方便,花费时间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方法对手机贴膜进行消毒灭菌的不方便和低效性的问题,提出一种便携式手机贴膜消毒灭菌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手机贴膜消毒灭菌装置,包括紫外线灯管、塑料外壳、稳压稳流电路、开关和电源,其中,紫外线灯管、稳压稳流电路和电源设置在塑料外壳内,电源采用蓄电池,为紫外线灯管提供稳定的电流,可以方便地利用交流电对其充电,以提高其使用次数和使用寿命;稳压稳流电路焊接在铜制电路板上,稳压稳流电路的作用是将外部交流电降压整流后得到直流充电电压,用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开关设置在塑料外壳的外部,通过导线与紫外线灯管的一端连接。
紫外线灯管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消毒灭菌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紫外光谱的高能量破坏微生物的结构,使微生物的核酸或者核蛋白分解或变性,使之失去正常功能,从而使细菌和病毒死亡。塑料外壳的作用是盛放电源,连接紫外线灯管。
塑料外壳内设有电池盒,可装入蓄电池。支撑座的作用是支撑手机贴膜消毒灭菌装置,能更加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同时构造一个密闭的工作空间,支承座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
本发明的优点为:使用者能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定期对手机进行消毒灭菌。使用便携式手机贴膜消毒灭菌装置,方便快捷,安全可靠,能有效地避免消费者在对手机进行消毒灭菌时因为操作不当而对手机造成的伤害。本发明便携式手机贴膜消毒灭菌器体积小,成本低,便于大范围地生产使用。另外,对于平板电脑、MP4等电子设备,只要稍微改造此装置,便可用于对这类电子设备进行消毒灭菌,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手机贴膜消毒灭菌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座的示意图。
图3为稳压稳流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装置包括塑料外壳4,紫外线灯管1一端用导线和开关2相连接,另一端和电池盒3的接口处相连接。使用时,按下开关2,蓄电池将电流输送到紫外线灯管1中,紫外线灯管1稳定工作,对手机贴膜表面的细菌病毒进行清除。不用时,断开开关2,紫外线灯管1没有电流通过,不能产生紫外线,不具有消毒灭菌功能。另外,可在塑料外壳4的底部设置吊扣5,便于使用者将此装置别在钥匙环或者背包上,以便能随身携带。
如图2所示,支撑座的形状呈凸台状,底面6较大,支撑面7用于放置便携式手机贴膜消毒灭菌器。使用时,支撑座下部罩住手机,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以防紫外线泄漏,伤害人眼。
如图3所示,当此便携式手机贴膜消毒灭菌器没有电时,可以用220V的交流电对其充电。稳压稳流电路由电源变压器8,整流桥9,滤波电路10,稳压电路11构成。电源变压器8用于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8V交流电;整流桥9是全桥形式,采用4个1N4007二极管封装而成,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变化的电流整成单方向的脉动电压;滤波电路10采用电容作为滤波元件,C1、C3是电力电容,C2、C4是普通电容,利用电容元件的储能特性,将整流后输出的电压的能量收集起来,再缓慢的送到电池中,稳压电路11使用LM7805稳压器,其作用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在电网电压发生变化时保持稳定,从而能更好地为蓄电池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84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杀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广谱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重组人溶菌酶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