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视频的多次量化和位压缩控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7763.8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3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I·V·布赖洛夫斯基;T·A·库拉科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9/00 | 分类号: | H04N19/00;H04N19/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毛力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视频 多次 量化 压缩 控制 | ||
背景技术
视频编码是准备视频(视频数据)的过程,其中视频被编码成符合用于记录和回放的正确格式和规范。运动估计是视频编码和视频压缩中重要且计算密集型的任务。
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联合工作组、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已一起开发高级视频编码(AVC)标准。AVC标准,或AVC也称为H.264。AVC标准是用于视频编码的标准的示例,并且是用于高清视频的录制、压缩和分发的最常用的格式之一。其它标准包括并且不限于,运动图像专家组2(MPEG2),可缩放视频编码(SVC),和高效率视频编码(HEVC)等等。
在传统的视频编码系统中,当经编码的帧超过最大帧尺寸时,编码器重新编码整个帧,动态地改变每次重新编码的量化参数(QP)并且按照需要将该过程重复为许多步骤。为了这个目的,可实现软件/硬件解决方案以共同提高编码质量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在视频编码期间实现多次量化和位压缩(PAK)参数算法的示例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用于实现多次量化和位压缩(PAK)参数算法以在通过PAK硬件(HW)组件进行比特率传输之前实现用户指定的目标帧尺寸的示例视频编码器的原理图。
图3为用于实现多次量化和位压缩(PAK)参数算法以在通过PAK硬件(HW)组件进行比特率传输之前实现用户指定的目标帧尺寸的示例方法的原理图。
图4为用于实现多次量化和位压缩(PAK)参数算法以在通过PAK硬件(HW)组件进行比特率传输之前实现用户指定的目标帧尺寸的替代示例方法的原理图。
图5为实现视频的多次量化和位压缩控制的示例系统的原理图。
图6为全部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些实现设置的示例设备的原理图。
参照附图提供以下详细描述。在附图中,附图标记的最左侧数字通常标识附图标记第一次出现在其中的图。在不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或相同的项目。
详细描述
本文档公开了用于实现多次量化和位压缩(PAK)参数算法以在通过PAK硬件(HW)组件进行比特率传输之前实现用户指定的目标帧尺寸的一个或多个系统、装置、方法等。在实现中,多次PAK参数算法与PAK硬件(HW)组件分开地执行,该PAK硬件(HW)组件实现当前图像帧的比特率传输。例如,多次PAK参数算法可从比特率控制(BRC)组件接收参数。这些参数可包括用于当前图像帧的用户指定的目标帧尺寸、计算出的量化参数(QP)、估计的QP、计算出的当前帧尺寸、历史数据、当前帧类型、当前帧编码方法等等。在实现中,多次PAK参数算法可执行至少一次或多次迭代以确定(用户指定的)目标帧尺寸和计算出的当前帧尺寸之间的失配。例如,失配可提供基于经确定的失配的QPΔ参数的对应等值。在该示例中,至少一次或多次迭代将QPΔ的对应等值或值应用到整个当前图像帧上直到求得目标帧尺寸。在其他实现中,将至少一次或多次迭代配置成包括对于每种帧类型(例如,内部(I)帧、预测(P)帧、和/或双向(B)帧类型)的最大数量的次数。例如,根据帧类型,将至少一次或多次迭代执行3至7之间的次数。
在实现中,PAKHW组件可将多次PAK参数算法的输出参数用于包括最终量化和位压缩引擎的比特率传输。在该实现中,输出参数可包括用于当前图像帧的历史数据、最大帧尺寸、最终QP、估计的QP、统计数据、系数和其他变量。而且,PAK HW组件可从模式决定组件接收用于当前图像帧的I、P和/或B帧编码方法。I、P和/或B帧编码方法确定在比特率传输期间可被硬件PAK组件使用的I、P和/或B类型的序列。
图1示出了可被利用以实现各种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示例系统。然而,将容易地理解,本文所公开的技术可在其他计算设备、系统和环境中实现。图1所示的计算设备100为计算设备的一个示例,并且不旨在建议作为对"计算机和网络体系结构的使用或功能的范围的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77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