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气脱硫脱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5617.1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9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尚金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6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脱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治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可预见的将来,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都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毒性物质,它们所引起的酸雨、光化学烟雾以及PM2.5等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自然环境和身体健康的严重问题。而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和社会用电量的日益攀升,我国的燃煤污染问题却日趋严重,因此大力发展低费用、高效率的燃煤污染防治方法是当务之急。而相当于单独应用的脱硫、脱硝技术,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在经济性、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优势。
活性焦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干法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技术,该技术虽然脱硫脱硝效率高,但存在着能耗高、成本高的缺点。而光催化氧化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空气净化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二次污染少等优点,在节能减排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采用的光催化剂的结构为超细粉体或薄膜,当其用于气体的净化时,过低的吸附能力往往限制了催化剂功能的发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所述的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应用到含烟尘体系的烟气中,具有吸附能力强、催化活性高和可再生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其具有下面板、上面板、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的壳体,所述的下面板具有废气进气口,第一侧面的上部具有排气口;风机,安装在壳体内,用于通过所述废气进气口抽吸气体,并通过所述排气口排出净化后的气体;过滤组件,安装在与所述废气进气口相邻的壳体内,用于过滤通过所述废气进气口被吸入所述壳体的烟尘;光催化组件,所述的光催化组件包括光催化活性层和紫外照射灯,用于对过滤后的废气进行光催化氧化反应进行净化处理;和喷淋组件,用于吸收净化处理后的气体中所含的酸汽。
其中,所述第二侧面板上还具有吹扫空气入口,第一侧面板的底部具有烟尘出口;所述吹扫空气用于吹扫过滤组件中吸附的烟尘并从烟尘出口将烟尘排出。
其中,所述第二侧面板上还具有反应气体入口,用于向光催化活性层供给水蒸气和氧气。
其中,所述的过滤组件包括多孔的氧化铝纤维板和浸渍在所述氧化铝纤维板上的纳米α-Al2O3活性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烟气脱硫脱硝系统,通过过滤组件能够较彻底的吸附和过滤掉烟气中的烟尘和大部分重金属粒子;而过滤后的气体经过光催化氧化反应,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气体,而且显著提高了紫外光利用率和催化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过滤组件和光催化组件具有整体贯通的孔道,可以方便地将吸附的烟尘去除,并将反应生成的酸汽进行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烟气脱硫脱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5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