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间隙放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4326.0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1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曾繁其;李博琛;李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 35101 | 代理人: | 陈建华 |
地址: | 361106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间隙 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间隙放电器。
背景技术
电压开关型雷电防护装置主要应用在第一级雷电电涌防护,它的主要特性是通流量大,不易损坏,适合在10/350us或更长的雷电电涌放电。这种放电间隙安装在被保护的电气设备动力线上,放电电极固定在陶瓷、玻璃或塑料绝缘物上,也称静态放电器。当电源线路上有雷电电涌发生时,快速变化的雷电电涌击穿空气间隙发生放电,很低的电弧电压(约10-20V)将电源短路。如果是直流电源,那么雷电电涌消失后,电源电流会持续通过放电间隙,这个电流俗称续流。如果电源是工频交流,当雷电电涌发生在过零点时,由于雷电电涌时间都在微秒级,所以电涌消失后,电源不会短路。当雷电电涌发生在非过零点时,电源电压如果高于电弧电压,电源电流就流过放电间隙,如果电弧电流不能在过零点时熄灭,那么极易引起火灾事故(放电电弧电压波形见图9)。为了改变这个现象,人们开始采用多间隙型结构,利用每节间隙电弧电压叠加的方式,使总的电弧电压高于电源电压,避免电源被短路而发生的火灾事故。但这种结构的放电装置制造成本高、推广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动态间隙放电器,它是一种单间隙、放电电极可移动的动态放电装置,在雷电电涌放电时,电极间隙迅速扩大,放电电弧被拉长,而电源电弧(续流)在高弧距的情况下不能继续维持而熄灭。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所述一种动态间隙放电器,它包括一对放电电极,其特征是:所述一对放电电极分别被固定在两个相对移动机构上。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之一,所述一对放电电极分别被固定在两个移动机构上。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之二,所述的一对放电电极其中一个放电电极被固定在一个移动机构上、另一个放电电极被固定在一个非移动机构上。
本发明所述移动机构采用旋转移动或直线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电源线路电压开关型放电装置在雷电电涌放电时所带来的工频续流问题,杜绝电压开关型放电装置因续流问题引起的火灾事故,并解决多间隙型放电器成本高、体积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电极旋转移动机构在正常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双电极旋转移动机构在放电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单电极旋转移动机构在正常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单电极旋转移动机构在放电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双电极直线移动机构在正常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双电极直线移动机构在放电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单电极直线移动机构在正常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8为本发明单电极直线移动机构在放电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9是未使用本发明在交流电源线路的试验波形图。
图10是使用本发明在交流电源线路的试验波形图。
图1、图2中:1.左放电电极活动臂转轴,2.左放电电极旋转缓冲机构,3.左放电电极活动臂,4.右放电电极活动臂,5.右放电电极旋转缓冲机构,6.右放电电极活动臂转轴,7.右接线端子,8.软铜连接线,9.右放电电极,10.左放电电极,11.软铜连接线,12.左接线端子,13外壳。
图3、图4中:1.左放电电极活动臂转轴,2.左放电电极旋转缓冲机构,3.左放电电极活动臂,7.右接线端子,8.铜电极,9.右放电电极,10.左放电电极,11.软铜连接线,12.左接线端子,13外壳。
图5、图6中: 21.左回位弹簧,22.左放电电极滑道,23.左放电电极活动臂,24.右放电电极活动臂,25.右放电电极滑道,26.右回位弹簧,27.右接线端子,28.软铜连接线,29.右放电电极,210.左放电电极,211.软铜连接线,212.左接线端子,213外壳。
图7、图8中:21.左回位弹簧,22.左放电电极滑道,23.左放电电极活动臂,24.右放电电极臂, 27.右接线端子, 29.右放电电极,210.左放电电极,211.软铜连接线,212.左接线端子,213外壳。
图9中:1. 施加的雷电电涌脉冲,2. 被短路的电源电压波形(电源续流),3. 电源被电弧短路持续放电(续流)。
图10中:1. 施加的雷电电涌脉冲,2. 被短路的电源电压波形(电源续流),3. 电弧熄灭后恢复的电源电压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所述一对放电电极分别被固定在两个移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采用旋转移动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4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限流电抗器的改进型星三角启动器
- 下一篇:一种高强MgB2线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