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式三角架等速度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3957.0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酒井良成;吉井辰也;水野浩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F16D3/205 | 分类号: | F16D3/20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黄刚;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三角架 速度 接头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6月23日、发明名称为“滑动式三角架等速度接头”且申请号为200980132142.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式三角架等速度接头。
背景技术
作为通常的滑动式三角架等速度接头,例如,已知JP-A-2000-256694(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一种滑动式三角架等速度接头。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滑动式三角架等速度接头中,三角架轴部分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滚子的内周表面具有圆柱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滚子恒定地与三角架轴部分共轴地定位。因此,当施加接头角度时,滚子易于在滚道凹槽(滚子凹槽)上滚动的方向与滚道凹槽延伸的方向不对应。因此,在滚子和滚道凹槽之间出现滑动。结果,沿接头的轴向方向产生引起的推力。引起的推力导致产生车辆振动或噪音。
因此,为了减小引起的推力,例如,已知JP-A-2006-162056(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一种滑动式三角架等速度接头。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滑动式三角架等速度接头中,三角架轴部分的外周表面具有球状突出形状,并且邻接在其上的形成滚子单元的内部滚子的内周表面具有圆柱形形状。因此,由于三角架轴部分可相对于滚子单元摆动使得形成滚子单元的外部滚子易于在滚道凹槽上滚动的方向可以与滚道凹槽延伸的方向恒定地对应,因此可以避免在外部滚子和滚道凹槽之间出现滑动。结果,可以减小引起的推力。
此外,作为其它结构,已知JP-A-63-163031(专利文献3)和JP-B-2763624(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结构。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滑动式三角架等速度接头包括设置在三角架轴部分的外部的一对中间构件和设置在中间构件与滚道凹槽的侧表面之间的针。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滑动式三角架等速度接头中,管状且整体的中间构件设置在三角架轴部分的外周中,针可以在整体的中间构件的外周表面上循环,并且针沿中间构件和滚道凹槽的侧表面滚动。
此外,作为其它结构,已知JP-A-2003-65350(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结构。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滑动式三角架等速度结构中,滚动元件是球状元件。滚动元件相对于中间构件相互定位并且由保持架支撑。当在这种结构中传动动力时,在滚动元件与中间构件之间,并且在滚动元件与滚道凹槽之间,由于滑动以及滚动阻力而产生大的阻力。
因此,为了减小阻力,例如,已知JP-B-2763624(专利文献4)和JP-B-3361096(专利文献6)中公开的结构。在专利文献4和6中公开的滑动式三角架等速度接头中,滚动元件是针并且由保持架支撑以便在中间构件的外周上循环。因此,由于滑动而在滚动元件与中间构件之间和滚动元件与滚道凹槽之间的阻力可以大大减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0-256694
专利文献2:JP-A-2006-162056
专利文献3:JP-A-63-163031
专利文献4:JP-B-2763624
专利文献5:JP-A-2003-65350
专利文献6:JP-B-3361096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这里,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等速度接头中,当施加接头角度时,三角架轴部分相对于滚子单元沿三角架轴部分的轴向方向滑动。因此,在通常的滑动式三角架等速度接头中,内部滚子的内周表面的邻接在三角架轴部分上的位置改变。因此,滚子单元进行操作以便在外圈的滚道凹槽延伸的方向上摆动。因此,将动力传动到外圈的滚道凹槽的、滚子单元的一部分的背表面侧邻接在滚道凹槽上以在滚子单元和滚道凹槽之间产生摩擦力。结果,担心的是引起的推力可能增大。此外,可以建议扩大滚道凹槽与滚子单元之间的间隙以防止背表面侧的邻接,然而,在这种结构中,滚子单元的旋转游隙很可能增大。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等速度接头中,当接头角度是小的时,针在滚道凹槽上滚动。然而,由于针的数量沿滚道凹槽延伸的方向限于有限数量,当接头角度是大的时,针产生相对于滚道凹槽和中间构件的滑动。该滑动引起推力产生。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等速度接头中,由于针循环,针相对于滚道凹槽和中间构件滚动,使得可以防止滑动出现。然而,由于中间构件具有整体结构,因此出现与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等速度接头中的问题相同的问题。即,可能产生以下状态:在传动动力的部分的背表面侧中,中间构件通过针将力施加到外圈。以这种方式,背表面侧中的力的产生引起推力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3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电脑支架
- 下一篇:扩散渗析回收浆粕制造中蒸煮黑液的预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