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胸主动脉分支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3349.X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0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文亚渊;文译翎;赵健洁;张晓华;陈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4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主动脉 分支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胸主动脉分支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介入技术的开展,支架应用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因为器械和技术原因,有些特殊部位的支架仍不能应用,例如主动脉弓附近动脉夹层病变就无法使用带膜支架。因为带膜支架应用于主动脉弓,会阻断头向血流,即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右头臂动脉干的血流,导致大脑缺血,引起中风,甚至死亡。如果需要用带膜支架覆盖主动脉弓,目前只能通过先开胸将右头臂动脉干移植到升主动脉,然后再将右颈总动脉与左颈总动脉进行搭桥、左颈总动脉又与左锁骨下动脉进行搭桥来完成带膜支架覆盖主动脉弓。
针对上述技术难题,需要研发和设计一种能够精确植入的分支支架,使其能够应用到主动脉弓血管附近的病变,从而避免过大的开胸手术,大大降低患者风险和医疗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胸主动脉分支支架,能够通过微创方法直接将其置入主动脉弓附近,将该支架应用到主动脉弓血管附近的病变,从而避免过大的开胸手术,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医疗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一体式胸主动脉分支支架,包括主支架和设置在主支架侧壁的第一分支架,主支架和第一分支架相连通;所述主支架和第一分支架均由记忆合金丝骨架和固定覆盖在骨架上的覆膜组成。
进一步,所述主支架的前端与第一分支架之间的距离1为5mm-20mm。
进一步,所述主支架的直径a为24mm-36mm;第一分支架的直径b为6mm-12mm。
进一步,所述主支架的轴线弧长为80mm-100mm;所述第一分支架的长度为10mm-30mm。
进一步,所述主支架为弧形,其圆心角β为28°-36°。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主支架侧壁的第二分支架,第一分支架和第二分支架之间沿主支架的弧长距离d为15mm mm-30mm,第一分支架和第二分支架两轴线之间的夹角为0°-30°。
进一步,所述第二分支架的直径c为6mm-12mm,第二分支架的长度为10mm-30mm。
进一步,所述主支架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裸骨架,第一分支架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裸骨架,第二分支架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裸骨架,裸骨架、第一裸骨架和第二裸骨架上均设置用于观察覆膜支架位置的MarK标志。
进一步,所述记忆合金丝为镍钛合金丝。
进一步,所述覆膜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体式胸主动脉分支支架,包括主支架和设置在主支架侧壁的第一分支架,主支架和第一分支架相连通;所述主支架和第一分支架均由记忆合金丝骨架和固定覆盖在骨架上的覆膜组成。其使用方法和有益效果为:在主支架上设置第一分支架,拟在覆盖这些重要动脉血管之时,保留一支最为重要的分支动脉通道,这样就能使胸主支架到达右头臂干动脉开口左侧,主支架自身带有的第一分支架置入左颈总动脉,或者先将右颈总动脉与左颈总动脉进行搭桥、左颈总动脉又与左锁骨下动脉进行搭桥然后再用该支架覆盖全部主动脉弓,其第一分支架置入右头臂干动脉中。这样该支架也能应用到主动脉弓血管附近的病变,从而避免过大的开胸手术,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医疗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33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