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轮椅车座椅及靠背的调节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2195.2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1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许阳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宜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10 | 分类号: | A61G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22118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轮椅车 座椅 靠背 调节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驱动电路,具体的是一种新型轮椅车座椅及靠背的调节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电动轮椅车上共有两个行走电机,因此有两个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OSFET)组成的H桥驱动电路,各自驱动左右行走电机。在此基础上,如果轮椅车要增加座椅的升降及靠背前后的调节功能,传统的电路都是再增加两个H桥,分别控制座椅及靠背电机。然而,一般情况下,当轮椅车的座椅靠背调到一个舒适的位置后,大部分时间这部分电路都是不工作的,由此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轮椅车座椅及靠背的调节驱动电路,包括:控制轮椅车的左右行走电机的左桥驱动电路和右桥驱动电路,左桥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四场效应管Q1~Q4,右桥驱动电路包括第五至第八场效应管Q5~Q8,控制靠背电机的驱动电路分别和第一、第三场效应管Q1、Q3以及第五、第七场效应管Q5、Q7连接,控制座椅电机的驱动电路也分别和第一、第三场效应管Q1、Q3以及第五、第七场效应管Q5、Q7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靠背电机的驱动电路包括第九和第十场效应管Q9、Q10。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座椅电机的驱动电路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场效应管Q11、Q12。
本发明的新型轮椅车座椅及靠背的调节驱动电路,在增加少量元件的基础上,实现座椅靠背的调节功能,使得驱动电路的结构变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本发明的新型轮椅车座椅及靠背的调节驱动电路,在增加少量元件的基础上,实现座椅靠背的调节功能,使得驱动电路的结构变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新型轮椅车座椅及靠背的调节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新型轮椅车座椅及靠背的调节驱动电路,图1上半部分为两个H桥(左桥和右桥),分别控制轮椅车的左右行走电机,实现轮椅车的前进后退以及转向功能。如果要增加轮椅靠背的调节功能,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再扩展一下。图1下半部分为椅电机的驱动,分别取左右行走电机驱动电路的一边桥,其中图1为取左驱动电路的场效应管Q1,Q3;取右驱动电路的场效应管Q5,Q7,便组成了一个新的H桥。如果驱动场效应管Q9,Q10,使之导通,再控制场效应管Q1,Q3及Q5,Q7,便能控制座椅电机。同时注意到,当控制座椅电机时,关断场效应管Q2,Q4及Q4,Q8,左右行走电机并未导通。靠背电机与座椅电机工作状态一样,只是控制靠背电机的Q11,Q12,使之导通时,不能使Q9,Q10导通。
在设计电路的时候,因为场效应管Q11,Q12,Q13,Q14开关频率很低,且座椅电机及靠背电机的功率较小,流过的电流小,在选取MOS管的时候,应与场效应管Q1~Q8有所差异,以节省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宜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宜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21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化学水软化系统
- 下一篇:控制加热装置运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