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型曲线函数的电能计量故障智能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1411.1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5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蓝敏;骆华;李朔宇;李锡祺;卢锡鸿;曾耀英;罗智青;李飞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2300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曲线 函数 电能 计量 故障 智能 诊断 方法 | ||
1.一种基于S型曲线函数的电能计量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中抽取实时负荷、日电量、终端报警、主站报警的历史数据;
S2:从历史数据中提取计量故障评估指标;
S3:基于S型曲线函数构建训练样本集;
S4:构建计量故障诊断模型;
S5:计量故障智能诊断;
S6:优化计量故障诊断模型参数,并重构计量故障诊断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型曲线函数的电能计量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S1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确定样本覆盖范围
选取样本数据时间范围内的全部相关计量数据;
S1.2:确定样本数据范围
包括:
实时负荷:时间点、计量点、A/B/C相有功、A/B/C相电流、A/B/C相电压和A/B/C相功率因数;
日电量:时间点、计量点、有功总、峰/平/谷和无功电量;
终端报警:电压断相、电压缺相和电压回路逆相序日报警次数;
主站报警:失流、过负荷和不平衡日报警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型曲线函数的电能计量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S2包含以下子步骤:
S2.1提取日均失压/过压率
分别计算三相中的每相电压与额定电压差值,同时计数numCount;
若差值小于0且小于失压界值,判断为失压并计数numLower;
若差值大于0且大于过压界值,判断为过压并计数numOver;
循环计算每天的计量点后,得出失压率和过压率,并导入计量故障分析数据集中;
S2.2提取日均失流/过负荷/电流不平衡率
计量系统数据库中额定电流已设定,计算启动电流=额定电流×0.05;分别计算每天96个计量点中的每个计量点中三相电流平均值,并计数numCount;
若三相电流平均值大于0,则分别判断三相电流情况:
如果某相电流为0,其它相电流大于启动电流,判断为失流并计数numLower;
如果当前电流大于额定电流的1.2倍,判断为过负荷并计数numOver;
如果(当前某相电流—平均三相电流)/平均三相电流>0.3,判断为不平衡并计数numUnbalance;
循环计算每天计量点后得出失流、过负荷和不平衡的比率,并把比率导入计量故障分析数据集中;
S2.3提取电压回路异常报警次数
通过对操作型数据库或业务数据仓库中相关数据集字段电压断相,电压缺相,电压回路逆相序统计,得到总的电压回路异常报警次数,并将其导入计量故障分析数据集中;
S2.4提取电流回路异常报警次数
通过对操作型数据库或业务数据仓库中相关数据集字段失流次数、过负荷次数,三相不平衡次数统计,得到电流回路异常报警次数,并将其导入计量故障分析数据集中;
S2.5提取日均峰平谷电量异常率
简单查询并计算电量=负荷×时间,得出每天总电量、峰电量、平电量和谷电量,并计数numCount;计算|峰电量—总电量|、|平电量—总电量|和|谷电量—总电量|,若其中差值超过3度,则判断为日均峰平谷电量异常并计数numException;
循环计算计量点后得出日均峰平谷电量异常率,将其导入计量故障分析数据集中;
S2.6提取日均电量比对异常率
通过查询操作型数据库或业务数据仓库数据库中相关数据集,得出只针对三相三线接线方式的终端全交流采样计算电量,与步骤S2.5计算的总电量作比对,即总电量/终端全交流采样电量;若比对值大于0.05,判断为电量比对异常并计数dlbdyc,则得出日均电量比对异常率;
S2.7提取日均相位角异常率
通过查询操作型数据库或业务数据仓库中相关数据集的实时负荷,计算A,B,C三相电压电流的反余弦,转换可识别的整数并结合对应的两相,判断接线方式是否正确;若接线方式不正确,判断为相位角异常并计数numException;循环计算每天计量点后得出相位角异常率,将其导入计量故障分析数据集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14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助燃无纺布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卤素复合型基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