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排污扩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1276.0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3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时仁元;陶文剑;朱洪明;陆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高压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54 | 分类号: | F22B37/5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55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排污 扩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排污水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将锅炉的连续排污水进行扩容降压以进行水汽分离的连续排污扩容器。
背景技术
锅炉排污扩容器包括定期排污扩容器和连续排污扩容器,连续排污扩容器是连续地从汽包中将炉水含盐浓度最大的炉水排出,以便使炉水经常保持良好的品质,从而产生合格的蒸汽。
连续排污扩容器工作时,排污水由进水口进入,水流沿切线管喷射,内壁形成的水膜旋转而下,由于离心作用,在管口处形成高速旋转的水膜裙,由填料层下部向上升腾的饱和蒸汽加热,使溶解于水中的氧气及不凝结气体自水中溢出,经封头上部的汽水分离器的排汽管排入大气。这种设备的传热系数较高,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水加热到要求的状态。
现有技术的连续排污扩容器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存在液位测量不精确、压力测量不精确的缺陷;另一方面,进水口水流射入后旋转而下冲击筒体内壁,筒体容易磨损,造成产品使用寿命不长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位测量和压力测量更精确、产品使用寿命更长的连续排污扩容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排污扩容器,包括立式的筒体,所述筒体上设有具有接管的排污水进口及人孔,所述筒体上还设有液位测量装置、温度计和压力取样管,所述压力取样管上设有压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水进口的上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与所述筒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挡板将所述排污水进口完全罩在其中,所述排污水进口同侧下方的筒体内壁上还设有耐磨板。
较佳地,所述耐磨板在圆周方向上至少覆盖所述筒体在所述排污水进口下方的内壁周长的三分之一。
更佳地,所述耐磨板以所述排污水进口的中心所在的竖直线为对称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延伸覆盖。
更佳地,所述耐磨板的上部与所述挡板在所述筒体内壁上的投影部分重叠。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排污水进口喷射的水由挡板阻挡后回流到内壁上后直接冲刷在耐磨板上。
更佳地,所述耐磨板在竖直方向上至少从上至下覆盖从所述排污水进口中心至所述筒体的下封头连接处的距离的三分之二。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板为不锈钢板。采用不锈钢板作为耐磨板,增加了耐磨性,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挡板的横截面为弧面状。
较佳地,所述液位测量装置为磁翻板液位计,所述筒体上设有上液位测量口、下液位测量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外连接上、下液位测量口的测量接管,所述磁翻板液位计安装于所述测量接管上。磁翻板液位计具有磁致收缩结构,显示更清晰,对液位的微小变化更敏感,因此液位测量更精确。
较佳地,所述压力取样管为不锈钢管。采用不锈钢管代替传统的碳钢管作为压力取样管,解决因压力取样管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内部锈蚀严重堵塞的问题,从而避免了由此产生的压力测量不准的缺陷。使用不锈钢管作为压力取样管,压力测量更加精确。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续排污扩容器液位测量和压力测量更精确,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续排污扩容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连续排污扩容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排污扩容器,包括立式的筒体1,所述筒体1上设有具有接管21的排污水进口2及人孔3,所述筒体1上还设有液位测量装置4、温度计5和压力取样管6,所述压力取样管6上设有压力计7以及泄压阀8。所述筒体1内上方设有出汽除沫器11。
所述排污水进口2的上方设有顶板9,所述顶板9上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挡板10,所述挡板10的两侧与所述筒体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挡板10的横截面为弧面状,所述顶板9和所述挡板10将所述排污水进口2完全罩在其中,所述排污水进口2同侧下方的筒体内壁上还设有耐磨板12。其中,所述耐磨板12为不锈钢板。采用不锈钢板作为耐磨板,增加了耐磨性,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所述耐磨板12以所述排污水进口2的中心所在的竖直线为对称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延伸覆盖所述排污水进口2下方的内壁周长的三分之一。如图2所述,耐磨板12为重叠在筒体1内壁的弧形状,弧形角为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高压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高压容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1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山楂去核机
- 下一篇:碳颗粒洁净燃烧工业锅炉系统及碳颗粒洁净燃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