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59606.2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1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陶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殿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25/02;A61K35/5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4300 安徽省宿州市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三叉 神经痛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痛如放电、刀割样的疼痛症状、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发病率高,疼痛呈周期性发作,目前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主要是苯妥英钠、氯硝西泮等口服,药物多种多样,副作用大,多为单纯止痛治疗,由于该病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多需较长时间服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川穹8.0-9.0、荜拨10-12、黄连5.0-8.0、白芥子3.0-5.0、向日葵花盘7.5-8.5、路路通1.0-2.0、全蝎3.5-4.5、寻骨风20-30、川续断3.0-5.0、鸡血藤8.0-9.0、制乳香4.5-5.5、制马钱子6.0-8.0、地龙2.5-3.5、地黄叶4.0-6.0、天浆壳7.0-9.0、蒲蒻6.0-8.0、蝼蛄3.5-5.5、陈壶卢瓢1.0-2.0和地鳖虫2.0-3.0。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川穹8.5、荜拨11、黄连6.5、白芥子4.0、向日葵花盘8.0、路路通1.5、全蝎4.0、寻骨风25、川续断4.0、鸡血藤8.5、制乳香5.0、制马钱子7.0、地龙3.0、地黄叶5.0、天浆壳8.0、蒲蒻7.0、蝼蛄4.5、陈壶卢瓢1.5和地鳖虫2.5。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寻骨风,浸于52度白酒中,密封,取白酒待用;
(2)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除寻骨风以外的其他原料,水煎2-3次,去渣,然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白酒,搅拌均匀,冷却后分早、中、晚3次口服,每日一剂,1个月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纯属中草药配制而成,具有清热平肝、除湿熄风的功效,能迅速消除肿、疼、刺,痉挛诸症状,对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很好的作用,本发明中药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川穹8.5、荜拨11、黄连6.5、白芥子4.0、向日葵花盘8.0、路路通1.5、全蝎4.0、寻骨风25、川续断4.0、鸡血藤8.5、制乳香5.0、制马钱子7.0、地龙3.0、地黄叶5.0、天浆壳8.0、蒲蒻7.0、蝼蛄4.5、陈壶卢瓢1.5和地鳖虫2.5。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寻骨风,浸于52度白酒中,密封,取白酒待用;
(2)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除寻骨风以外的其他原料,水煎2-3次,去渣,然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白酒,搅拌均匀,冷却后分早、中、晚3次口服,每日一剂,1个月为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
病例1:林某,57岁,右面颊部剧痛,痛如电击,时发时止,昼夜不宁,寒温不适,曾用去痛片、青霉素等药无效,医院检查确诊为三叉神经疼,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每日一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服用了2个月后治愈。
病例2:贾某,男,45岁,左下颚痛伴有牙龈根部疼痛1年,疼痛不解,发作频,经用西药去痛片、消炎痛等药,药效过后疼痛依旧,到医院检查确诊为三叉神经痛,采用本发明药物给她治疗,一个疗程痊愈。
病例3:杜某,男,37岁,患有三叉神经痛,觉睡不好,饭不能吃,痛得流泪,一直靠吃西药来维持,但是始终是治标不治本,后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立即见效,一个疗程后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殿华,未经陶殿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9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