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扣式电池叠片定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9259.3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3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军;郭密;巫火桂;刘春元;徐琨;苗砚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9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电池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锂离子电池迅速发展,扣式电池也被广泛应用。将锂离子电池技术运用到扣式电池中已成必然。本发明用于锂离子扣式电池制造过程中叠片工序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电芯的极片都要求:负极包住正极,隔膜包住负极。而扣式电池的电芯是以圆为基准,叠片时容易发生移位或者转动。无法确保正极、负极和隔膜的圆心能在同一点上。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在于解决了叠片时如何控制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的圆心对齐问题。
技术方案:在正、负极片的箔极耳上加个挂角,叠片时通过固定正、负极片的箔极耳来定位极片圆心。从而使得各极片和隔膜的圆心在同一点上,达到负极包住正极,隔膜包住负极的效果。
有益效果:通过增加挂角,使得在叠片时正负极片不会发生移位和旋转,从而可以快速而有效里进行叠片,降低短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叠片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极片单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负极片单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隔膜单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叠片底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芯示意图
图中,正极片箔极耳挂角(1)(8),负极片箔极耳挂角(6)(12),固定正极挂角(2)(9),固定负极挂角(7)(11),贴胶口(10),正极片单元(4),负极片单元(3),隔膜单元(5),胶纸(1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首先按照图1、2、3、4把正极刀模、负极刀模、隔膜刀模及叠片底座做成模具。按电芯
要求,有正极片箔极耳挂角1、8,负极片箔极耳挂角6、12,固定正极挂角2、9,固定负极挂角7、11,贴胶口10,正极片单元4,负极片单元3,隔膜单元5。
再把正、负极片及隔膜按照附图中的刀模冲切成极片单元。然后进行叠片,叠片时先放正极片单元4在最底下,再放一层隔膜单元5,接着放负极片单元3,如此反复,按工艺要求叠成电芯。再用白色胶纸从贴胶口10处给电芯贴上胶纸,从叠片模具中取出电芯,即完成一个电芯的叠片过程。电芯见图5,经实验测试短路率为0,没有发现极片上下移位和旋转情况,隔膜叠放整齐,没有偏移。在高温98℃下烘烤18小时后,取出经测量没有短路电芯。把电芯按工艺要求做成电池后,短路率为0。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把实验叠片应用到自动叠片中,自动叠片时也是靠固极耳位置来固定整个极片的位置,如先把隔膜与正或负极片制袋的方式熔在一起再叠片。从而确保正、负极圆心在同一点上,达到负极包住正极,有效地提高自动化叠片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92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密封液体的密封结构和工艺品
- 下一篇: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齿条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