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轧板带生产线层流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9117.7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6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卿;徐朝辉;詹铁兵;罗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008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生产线 层流 冷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热轧板带生产线层流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热连轧生产线带钢从精轧机组轧出后,须在规定的卷取温度下进入卷取机卷取,从而确保其良好的组织性能和力学性能,不同的钢种根据其组织性能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冷却模式和卷取温度。将带钢卷取温度控制在由钢的内部金相组织所确定的范围内,是带钢质量的一关键控制措施。卷取温度控制的目的,就是通过层流冷却水段长度的动态调节,将不同情况(温度、厚度、速度)的带钢从比较高的终轧温度迅速冷却到所要求的卷取温度,使带钢获得良好的组织性能和力学性能。
带钢的卷取温度是影响成品性能指标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不同钢种的带钢终轧温度一般在800~980℃的范围内,为了使带钢获得良好的组织性能和机械性能,必须将卷取温度控制在500~750℃,由此可见从精轧到卷取的温降约为300~450℃。
为了保证钢卷产品性能指标合格,稳定提高钢卷综合质量,必须做好层流冷却控制策略的优化匹配。常规的冷却仅采用前段冷却和后段冷却两种方式。前段冷却即为带钢的冷却从冷却区始端开始,并沿着轧制方向加减集管;后段冷却则是从冷却区的末端开始,逆带钢行进方向加减集管。这样的控制策略非此即彼,由于没有进一步细分,所以针对性不强,冷却性较差,需要的周期特别长,控制效果往往不理想,初验性能合格率为85.80%左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性好,控制效果更佳的热轧板带生产线层流冷却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热轧板带生产线层流冷却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精轧机组到卷取机之间的层流冷却区域依次划分为快冷Ⅰ段、粗调段、空冷段、快冷Ⅱ段和精调段;所述快冷Ⅰ段包括三个冷却区,粗调段包括十二个冷却区,快冷Ⅱ段包括二个冷却区,精调段包括三个冷却区;所述快冷Ⅰ段内每个冷却区上方均布安装有八根集管Ⅰ,每根集管Ⅰ上安装有两排集管喷头Ⅰ,每排集管喷头Ⅰ上安装有间距为48mm的32个喷头;所述快冷Ⅰ段内每个冷却区下方均布安装有十六根集管Ⅱ,每根集管Ⅱ上安装有一排集管喷头Ⅱ,每排集管喷头Ⅱ上安装有间距为48mm的32个喷头;所述粗调段、快冷Ⅱ段和精调段内每个冷却区上方均布安装有四根集管Ⅲ,每根集管Ⅲ上安装有两排集管喷头Ⅲ,每排集管喷头Ⅲ上安装有间距为48mm的32个喷头;所述粗调段、快冷Ⅱ段和精调段内每个冷却区下方均布安装有十二根集管Ⅳ,每根集管Ⅳ上安装有一排集管喷头Ⅳ,每排集管喷头Ⅳ上安装有间距为48mm的32个喷头;所述快冷Ⅰ段、粗调段、快冷Ⅱ段和精调段的两侧分别设有喷头,在快冷Ⅰ段、粗调段、空冷段、快冷Ⅱ段和精调段相邻段之间设置有用于吹扫带钢表面积水的喷气嘴;
2)将精轧机组轧制厚度在2.5~12mm、温度在850~900℃的板带以8~10m/s的速度通过层流冷却区域;层流冷却区域上方的喷头喷水压力在0.068~0.0735MPa,上方喷水总流量为5415~5985m3/h;层流冷却区域下方的喷头喷水压力在0.068~0.0735MPa,下方喷水总流量为6507.5~7192.5m3/h;层流冷却区域的两侧喷头喷水压力在0.95~1.05MPa,侧喷总流量为364.8~403.2m3/h;喷气嘴喷气压力为1MPa,喷气总流量为0.4nm3/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带钢在层流冷却区域上输送时,通过该生产线层流冷却区域中上方设置的喷头、下方设置的喷头和侧面设置的喷头对其进行冷却,冷却性好,控制效果更佳,保证钢卷产品性能合格,钢卷综合质量稳定提高,大大降低了钢卷产品的炼、轧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精轧机组到卷取机之间的层流冷却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厚度为2.5~4mm的板带冷却后屈服强度和频率的特征值图;
图3为厚度为2.5~4mm的板带冷却后抗拉强度和频率的特征值图;
图4为厚度为2.5~4mm的板带冷却后延伸率和频率的特征值图;
图5为厚度为2.5~4mm的板带冷却后延伸率和屈服强度的特征值图;
图6为厚度为4~6mm的板带冷却后屈服强度和频率的特征值图;
图7为厚度为4~6mm的板带冷却后抗拉强度和频率的特征值图;
图8为厚度为4~6mm的板带冷却后延伸率和频率的特征值图;
图9为厚度为4~6mm的板带冷却后延伸率和屈服强度的特征值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9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