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雾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7986.6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9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协诚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3/02 | 分类号: | B05B3/02;B05B13/04;B05B15/06;B05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雾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排风装置与转向轮同步旋转的的喷雾设备。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及图2为现有喷雾设备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现有喷雾设备9包括基座90、固定在其上的高压泵91、固定在高压泵91上的水箱92、连接在高压泵91上的连杆93、连接于中空的连杆93较高一端的排风扇94,以及设置于基座90下方的转向轮95。水箱里的水经过高压泵加压后成雾状,经由连杆的中空部分输送至排风扇,由排风扇吹至预定位置,从而达成喷雾效果。
然而,现在喷雾设备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转向轮系单独设置于基座90下表面,而未与连杆有任何实质性的机械上的连接固定。且,所述连杆与排风扇机械固定在一起,因此,排风扇的排风方向是固定的,如果要改变排风方向,必须整体移动喷雾设备。而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势必有很多场合需要以不同方向和角度来调整喷雾方面,所以,所述喷雾设备明显不具有使用上的便利性,不仅带来操作上的不便,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如何研制出一种喷雾设备的改良,从而可以容易地改变排风方向,从而便于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便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雾设备,以解决喷雾方向不易调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喷雾设备,包括:基座、基座下方的转向轮、固定在基座上的加压装置、固定在加压装置上的水箱、和加压装置相连的中空的连杆及位于连杆上端的排风装置,水箱里的水经加压装置加压后经由连杆送至排风装置,由排风装置将水雾吹送至预定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下端与转向轮固定在一起,转动连杆时,转向轮及排风装置随之转动,从而改变喷雾方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转向轮分为前转向轮和后转向轮,所述连杆下端与后转向轮固定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后转向轮的轮轴上伸出一个柱状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可以伸入连杆的中空部分从而相互固定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转向轮的固定部上设有穿孔,所述连杆下端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穿孔及第二定位孔相互对齐后可供一定位销穿过从而限制连杆下端向上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靠近基座上表面的位置设有第一定位孔,一形固定件穿过该第一定位孔从而将连杆固定于基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靠近后转向轮的部分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连杆穿孔,连杆可自上而下穿过该连杆穿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连杆穿孔的内径略大于连杆下端的外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连杆的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基座的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上表面设有数个呈圆环状分布的固定槽,所述形固定件的尖端可以固定在任意一对固定槽内从而在不移动喷雾设备的情况下改变喷雾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排风装置通过连杆与转向轮固定在一起,因此,三者的转向都是同步进行的,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喷雾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现有喷雾设备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喷雾设备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喷雾设备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喷雾设备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喷雾设备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图3至图6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本发明的喷雾设备10包括:基座1、基座1下方的转向轮2、固定在基座1上的加压装置3、固定在加压装置3上的水箱4、和加压装置3相连的中空的连杆5及位于连杆5上端的排风装置6,水箱4里的水经加压装置3加压后,并经由连杆5送至排风装置6,由排风装置6吹送至预定位置,从而完成喷雾过程。
所述基座1为长方体,其前端下表面伸出一对支撑部11。所述基座1后端设有上下贯穿的连杆穿孔12,以供连杆5穿过。该连杆穿孔的内径略大于连杆下端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协诚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协诚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7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纤维多分束快速上车式集束器
- 下一篇:一种污泥脱水干化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