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浆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6370.7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4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陶振家;尚韧;刘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雪龙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李玉秋 |
地址: | 23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棉浆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棉浆是纸浆的一种,其是利用纺织工业下脚废棉和棉短绒等为原料,用烧碱法制得。棉浆含纤维素较纯,纤维细长而有弹性,坚韧耐折,有良好的吸收性。由制成的纸张精细柔软,有高度的不透明性,并可经久保存。漂白的用于制造滤纸、吸液原纸、图画纸、证券纸等高级印刷纸。未漂白的用于制造钢纸原纸等。有时也用作人造丝、乙酸纤维素衍生物的原料。
棉浆生产是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生产废水一直是全国棉浆行业难以解决的难题。棉浆废水属于造纸废水的一种,具有污染负荷大、色度高、难于生物降解、处理难度大、环境污染严重。常用的棉浆废水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湿法氧化碱回收法、厌氧发酵法、臭氧氧化、电渗析、活性炭吸附脱色和电解法等。
在上述常用棉浆废水处理方法中,电解法对于废水色度去除率可以达到60%~72%,色度去除效果显著,但出水CODCr去除率仅为18.6%,每吨废水的耗电量约为2.53kW·h,脱色处理成本大约需1.85元/t,成本较高;电解加水解处理工艺是先利用电解反应将棉浆原液废水中部分难降解的高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容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再通过水解酸化过程,继续将有机物分子中的C-C键打开,可将长链和环状有机物水解为短链直链或带支链有机物,增强有机物的可生化性。电解加水解处理工艺对棉浆原液废水色度的去除效果比较明显,脱色率平均可达86.8%,同时对氨氮也能实现约41.2%的平均去除率,但对CODCr的去除效果一般,去除率只有约28.9%,此外运行费用相对也较高;水解加好氧工艺对色度的去除效果不明显,约只有20~30%的去除率,但对CODCr的去除效果较好,可达60.0%以上。脱色絮凝、水解、好氧工艺的过程为向棉浆原液废水中投加硫酸亚铁、PAM等絮凝剂,通过胶粒的吸附作用去除废水色度,上清液进入水解反应器,进行水解酸化反应,继续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最后再经好氧曝气处理,该工艺对CODCr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可达80%以上,对色度的去除效果较为明显,去除率约66%,但是由于目前对废水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色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此种工艺最终的出水色度依然达不到排放要求,即使勉强达到也需增加大量絮凝药剂,药剂成本一般都要超过2.5元/吨水。
现有技术公开的这些方法虽然在脱色或去除COD方面能发挥一定作用,但普遍都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脱色效果不佳,而且处理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浆生产废水的脱色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较低能耗和较低成本的条件下,对棉浆生产废水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利于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浆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经过絮凝处理的棉浆废水;
b)将所述步骤a)的棉浆废水与二氧化氯混合,进行脱色处理。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氯与所述棉浆废水的质量比为(0.1‰~0.2‰):1。
优选的,所述脱色处理的温度为20℃~35℃。
优选的,所述脱色处理的pH值为6~8。
优选的,所述脱色处理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5分钟~30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为:
将待处理的棉浆废水依次进行过滤、pH值调节、水解酸化处理、厌氧处理、好氧曝气处理、沉淀处理、絮凝处理。
优选的,所述过滤的滤网目数为20目~200目。
优选的,所述pH值调节具体为:
将经过滤得到的棉浆废水滤液与酸性化合物混合,调节棉浆废水的pH值为6~8。
优选的,所述水解酸化处理的温度为25~35℃;
所述水解酸化处理的pH值为6~8;
所述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泥浓度为3g/L~6g/L;
所述水解酸化处理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小时~10小时。
优选的,所述厌氧处理的温度为25℃~35℃;
所述厌氧处理的pH值为6~8;
所述厌氧处理的污泥浓度为5g/L~10g/L;
所述厌氧处理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6小时~20小时。
优选的,所述好氧曝气处理的温度为20℃~35℃;
所述好氧曝气处理的pH值为6~8;
所述好氧曝气处理的污泥浓度为3g/L~6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雪龙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雪龙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63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日用陶瓷制备方法
- 下一篇:浮动床混合离子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