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溶性CD30作为快速估算电离辐射剂量生物指标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5972.0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6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何颖;刘琼;沈先荣;侯登勇;陈伟;蒋定文;刘玉明;王庆蓉;钱甜甜;李珂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性 cd30 作为 快速 估算 电离辐射 剂量 生物 指标 应用 | ||
1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离辐射生物剂量估算领域。具体涉及可溶性CD30(sCD30)作为快速估算电离辐射剂量生物指标的应用。
2背景技术
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对核能应用,我国核电由“适度发展”向“积极发展”迈进,将在未来的电力供应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科技的快速发展,使放射源和辐射技术在工农业、医学和教学甚至军事等领域也广泛应用。然而,核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公共安全与公众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急性放射病是这种威胁的集中体现。急性放射病是指机体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分次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一般来说,人体受到1Gy左右的全身均匀或较均匀的电离辐射照射后,就可能发生急性放射病。急性放射病是电离辐射致伤的一种确定性效应,亦是最严重的辐射生物学效应。急性放射病的救治方案与放射病分型密切相关,急性放射病可分为三种类型:骨髓型(1~10Gy)、肠型(10~50Gy)和脑型(>50Gy)。在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照射剂量范围内,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死亡率明显增高,存活时间相应缩短;在临床表现、预后和治疗措施的复杂程度上也存在有差异。然而,中度以上骨髓型放射病(>2Gy)存在假愈期,如果没有准确估算实际所受照射剂量,容易耽误治疗,最终造成生命的损失。因此,快速、准确估算辐射剂量范围,有利于改进辐射防护措施,也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预测病情发展、挽救生命。
生物剂量是机体内某一生物物质或细胞对放射线作用于机体后所产生反应的程度,与受照剂量呈剂量依赖关系,客观而特异地反映全身受照剂量。与物理剂量计相比,生物剂量计能更直观地反映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程度。近年来,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对电离辐射生物剂量计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括染色体畸变、淋巴细胞微核、早熟凝集染色体和荧光原位杂交等细胞遗传学分析以及基因突变、小卫星DNA位点突变和线粒体DNA缺失的检测等分子生物学分析研究,但传统的生物剂量计如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相对复杂,需要细胞培养,检测周期长,通常需要2~3天,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寻找新型、快速、可靠的电离辐射生物剂量指标。
CD30最早是作为何杰金淋巴瘤中的何杰金细胞及Reed-sternberg细胞的表面抗原而发现的。1992年编码人类的CD30cDNA被成功克隆,并被归入TNF受体超家族。CD30是分子量为120Kda的I型跨膜糖蛋白,2000年首次发现CD30以三聚体形式存在,且CD30胞膜外区的N端和C端互相靠近,并以膜结合的三聚体形式存在,形成一个花样结构。细胞表面的CD30与其配体CD30L结合后被激活,激活后其胞外部分被蛋白酶切断后形成了分子量为85Kd的可溶分子——sCD30。sCD30含量与CD30+细胞数量没有明显相关性,在病毒感染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sCD30表达异常,然而sCD30在疾病中发挥何种作用至今还不清楚。此外,sCD30含量与电离辐射剂量相关性至今未有报道。sCD30含量可以通过ELISA和蛋白芯片方法快速检测,所以若以sCD30为电离辐射剂量计,通过血清或血浆ELISA或蛋白芯片方法即可快速判断受照剂量,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
3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可溶性CD30(sCD30)作为电离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血清中sCD30作为电离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应用。
步骤一:样本采集:辐照后一定时间,取血,留存血清或血浆样本。
步骤二:样本检测:检测样本中sCD30含量。
步骤三:剂量估算:根据sCD30含量、照后时间点,估算电离辐射剂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血清或血浆样本来源于哺乳动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辐射剂量以累积剂量为准。
上述技术方案中,sCD30含量检测可以通过ELISA、芯片或其它生物检测手段实现。
上述技术方案中,sCD30含量可以联合其它指标,共同估算辐射剂量。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特征:
(1)样本采集方便,只需血清或血浆即可。
(2)样本需要量少,检测只需100μl血清或血浆。
(3)样本保存方便,可在4℃短时保存,也可在-80℃长期保存。
(4)检测时间短,15h内即可完成ELISA或细胞因子芯片检测,适合快速估算电离辐射剂量。
(5)结果客观,通过酶标仪或芯片扫描仪可定量分析sCD30含量,不需要人为主观计数或判断。
4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5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