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倾倒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4980.3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6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圆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F02M2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阀,尤其是安装在通用汽油机燃料油箱上的防燃料油倾倒的通气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安装于通用汽油机燃料油箱上的通气阀(如图1所示),由阀体、阀座密封而成阀腔,腔体顶部设置有第一通气口,该第一通气口与阀腔通过一阀口连通,阀座上端面设有圆锥形凹坑,在阀座的上方设有一瓶盖状浮子,在浮子的顶部外侧设有与阀口配合能关闭第一通气口的阀芯,浮子与阀座之间放置一钢球,当防倾倒阀倾斜到一定角度后,钢球移动并可使浮子沿阀体内壁上下移动,浮子与阀体内壁之间有间隙可通过气体。
这种传统的防倾倒阀的结构,存在如下缺陷:
1、气流全部在阀体和浮子之间的狭缝中流动,油箱在通过防倾倒阀排气时,由于气流的阻力会产生压差,B区气压的压强远小于A区,压差对浮子向上的作用力较大,排气流量越大,此压差也越大,当压差较大时就会推动浮子上升关闭防倾倒阀,造成油箱无法卸压,存在安全隐患。
2、防倾倒阀的阀体和阀座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尺寸精度难以控制,而且焊接生产效率较低。
3、防倾倒阀在油箱内部的第二通气口处于阀的底部,位置低,容易浸入油箱液面以下,油箱内部的燃油会进入防倾倒阀,造成意外泄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倾倒阀,通过针对性的结构改善,解决了防倾倒阀意外关闭或意外泄漏的安全隐患问题;通过改变阀座与阀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提高了尺寸精度及生产效率。
一种防倾倒阀,由阀体和阀座连接形成阀腔,腔体顶部设置有第一通气口,该第一通气口与阀腔通过一阀口连通,阀座底部上端面设置有圆锥形凹坑,可在圆锥形凹坑上纵向设置十字槽;在圆锥形凹坑上方设有一盖状浮子,在浮子的顶部外侧设有与阀口配合能关闭第一通气口的阀芯;浮子与圆锥形凹坑之间放置一钢球,当防倾倒阀倾斜到一定角度后,钢球移动并可使浮子在阀腔内部上下移动,在阀体的外壁上嵌装有橡胶密封圈,所述橡胶密封圈的安装面高于阀座,其中,在浮子的外圈,由阀座底部向上突出设置隔离筒;紧贴在橡胶密封圈的下沿设置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口,至少设置两个第二通气口为更佳。
在上述结构的设置下,所述隔离筒与阀体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所述第一通气口与第二通气口通过此环形空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底部设置至少一个尺寸小于第二通气口尺寸的排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和阀座之间通过弹性扣合结构连接。比如,在阀体上设置扣合孔,阀座上设置与扣合孔对应相嵌的扣合凸台。阀体和阀座通过弹性扣合结构安装到位后,阀座上的弹性支撑脚会发生弹性变形,以消除配合间隙。
继而,所述第一通气口与阀体一体成形并可通过管道连接到发动机空滤器或碳罐,所述第二通气口暴露于燃料油箱油面以上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传统的防倾倒阀由于第二通气口设置在阀座的下底面上,油箱内的油蒸汽从阀口排出过程中必须流经浮子,油蒸汽的流动会在浮子上、下产生较大的压差,浮子会在此压差作用下升起,当油蒸汽流量较大时会造成防倾倒阀意外关闭,且越关越紧,致使油箱压力过高,影响发动机工作,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防倾倒阀,在阀座上设有隔离筒,且将第二通气口设在
阀腔侧面,且在阀座底部设置尺寸远小于第二通气口的排液口,则绝大部分气流会在阀体和隔离筒之间流动,浮子与隔离筒之间只有很少的气流,因此油箱在通过防倾倒阀排气时,B区与A区的压差很小,压差对浮子向上的作用力很小,此力远小于浮子重力,故浮子不会在压差下使得防倾倒阀意外关闭。
即,无论油箱压力多高,防倾倒阀都不会被气压关闭,工作时能始终将油箱压力保持在一个正常范围内,安全性高。
2、传统防倾倒阀的阀座与阀体之间多采用焊接,尺寸精度不易控制,且生产效率较低。
本发明的防倾倒阀的阀体和阀座之间不用焊接方式连接,阀体和阀座上设计有弹性扣合结构,装配到位后扣合结构自动将二者连接起来。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配合精度还在阀座上设计了弹性支撑脚,当阀体和阀座安装到位后,此弹性支撑脚发生弹性变形,可消除配合间隙。通过上述措施提高了防倾倒阀的尺寸精度,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3、传统的防倾倒阀的通气口是在底部,距离燃油液面较近,燃
油很容易进入阀体,而且在油箱内外的压差较大时,会将燃油从没入液面的通气孔压入防倾倒阀,造成燃油通过防倾倒阀泄露,不但严重污染环境,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圆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圆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49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纤切片的均匀干燥工艺
- 下一篇:稻田生态高效灌溉渠道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