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增力功能的电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2536.8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4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岭 |
主分类号: | H02K7/02 | 分类号: | H02K7/02;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2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增力 功能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电动机。
背景技术
电动机上安装飞轮,可增强旋转动力和惯性力。电动机动力再以传动轮磁体经斥力悬浮推斥助力轮磁体,该助力轮动力和惯性力可为电动机动力助力。但现有电动机不具备上述任何增力功能,这是电动机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所有不足而提供一种有增力功能的电动机。有增力功能的电动机,包括电动机;该电动机固定在机座一端,机壳外轴棒上固定有以一轮体其外径排设多个磁体构成有内磁环的传动轮,传动轮外径配合以另一轴棒经两轴承固定在第一和第二两支架上、再经两支架固定在机座另端、内径排设多个磁体构成有外磁环的助力轮,以内径和一侧壁隔空包围传动轮外径和一侧壁,构成一个传动轮被助力轮悬浮的同心轮;传动轮离电动机的距离大于传动轮和电动机两部件内侧磁力线长度距离;传动轮内端轴棒上有第一飞轮;另一轴棒尾端固定第二飞轮和增能输出轮。第一飞轮和第一支架为非吸磁材料构成。电动机外侧至第二支架的部件,笼罩个揭开的半圆型非吸磁外壳。
从上述设计可见,机座经螺杆固于地基或直接摆于地面。电动机固于机座。传动轮内端轴棒上有第一飞轮,起首次增强电动机旋转动力和惯性力、以轴棒为支点产生杠杆省力效应成倍放大电动机动力的作用。机壳外轴棒上固定有以一轮体其外径排设多个磁体构成有内磁环的传动轮,传动轮外径配合以另一轴棒经两轴承固定在第一和第二两支架上、再经两支架固定在机座另端、内径排设多个磁体构成有外磁环的助力轮,以内径和一侧壁隔空包围传动轮外径和一侧壁,构成一个传动轮被助力轮悬浮的同心轮;起电动机动力和第一飞轮放大力再以传动轮旋转斥力推动助力轮磁体,使助力轮在另一轴棒上旋转产生更大旋转动力和惯性力的作用,让该动力和惯性力一部分经助力轮轴棒、增能输出轮向外输出,另部分以助力轮斥力无摩擦顺向参与推斥电动机传动轮的动力。传动轮离电动机的距离大于传动轮和电动机两部件内侧磁力线长度距离;起避免两部件的磁动力相互抵消的作用。另一轴棒尾端固定第二飞轮,起再次增强助力轮旋转动力和惯性力、以另一轴棒为支点产生杠杆省力效应成倍放大助力轮动力的作用。第一飞轮和第一支架为非吸磁材料构成,起该部件不妨碍磁场旋转、最大限度发挥传动轮和助力轮惯性力的作用。电动机外侧的半圆型非吸磁外壳,起保护电动机增力部件的作用。
有益效果:它有以两处飞轮惯性力共同参与电动机动力、让该动力经传动轮斥力无摩擦推斥助力轮……成倍增强电动机输出功率以达节能目的、其结构简单、具有极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l是电动机外面增力系统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动机、机座侧视示意图;
图3、图4是图1所示第一第二两支架、轴承座侧视示意图;
电动机外侧的半圆型非吸磁外壳无尺寸要求,无须示图;
部件编号: 电动机1, 机座2, 传动轮磁体3, 助力轮磁体3A, 第一飞轮4, 第二飞轮4A, 第一支架5, 第二支架5A, 助力轮6, 增能输出轮7, 卡环8、8A, 螺帽9, 轴棒10、10A, 轴承11、11A, 轴承座12、12A, 螺杆13、13A、13B、13C。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或2、3、4示出:该电动机1固定在机座2一端,机壳外轴棒上固定有以一轮体其外径排设多个磁体3构成有内磁环的传动轮,传动轮外径配合以另一轴棒经两轴承固定在第一和第二两支架5、5A上、再经两支架5、5A固定在机座2另端、内径排设多个磁体3A构成有外磁环的助力轮6,以内径和一侧壁隔空包围传动轮外径和一侧壁,构成一个传动轮被助力轮6悬浮的同心轮;传动轮离电动机的距离大于传动轮和电动机两部件内侧磁力线长度距离;传动轮内端轴棒上有第一飞轮4;另一轴棒尾端固定第二飞轮4A和增能输出轮7。第一飞轮4和第一支架5为非吸磁材料构成。电动机外侧至第二支架的部件,笼罩个揭开的半圆型非吸磁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岭,未经张俊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25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烧制炉
- 下一篇:背光源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