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树脂模具技术的树脂混合液涂料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0638.6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2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尚晓峰;孙永贺;尚进;杨申波;刘广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市旭峰激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地址: | 132013 吉林省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维 打印 树脂 模具 技术 混合液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树脂模具的树脂混合液涂料的成分及不同成分的添加顺序和固化温度,可以应用在基于SLS技术的快速树脂模具的成型。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更新速度也在加快,用户对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降低模具成本、提高模具精度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种短期交货的需求,快速树脂模具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快速模具技术不但缩短了模型和模具制作时间,降低了模型和模具的制作成本,提高模型和模具的加工精度等,还推动了模型和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
基于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的树脂模具,有了合适的树脂混合液涂料,并在一定温度下固化后,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提高效益。
树脂混合液涂料现在虽然已广泛应用于树脂模具的生产,但在实际应用中,树脂混合液涂料仍然存在原材料采购成本过高,工艺复杂,互溶性差,固化时间长,模具容易出现表面气泡,产生爆聚、凝胶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成本过高,工艺复杂,固化时间长,模具容易出现气泡,产生爆聚、凝胶等问题。
本发明基于SLS技术处理后的烧结件,在混合液涂料均匀涂抹在烧结件并在30~70℃的温度下固化后,烧结件整体尺寸基本没有变化,微小的尺寸变化也可以通过简单地后期处理来消除,使得树脂模具的精度大大提高。在45℃-55℃固化后,模具的强度和耐磨性也提高不少。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树脂模具技术的树脂混合液涂料,由环氧树脂CY11-128,环氧稀释剂664,环氧稀释剂660A及环氧固化剂CX-011组成,配置混合液时,为了使他们能够充分反应,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先将环氧树脂CY11-128、环氧稀释剂660A和环氧稀释剂664按照58-62:9-11:1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环氧固化剂CX-011,其质量为前者混合液体质量的三分之一。将混合液均匀涂抹于SLS技术制造的烧结件上,并在30℃~70℃的恒温下固化,便可以得到实际生产需要的树脂模具。
所述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塑性低聚物,性能很差,在无固化剂、稀释剂等其它物质加入的情况下,其本身相当稳定,除用作聚氯乙烯的稳定剂之外,没有多少有用价值,但是其与固化剂进行固化反应生成三维交联网络结构后,呈现出一系列有用的性能,从而具有卓越的使用价值。所以环氧树脂的化学反应性能是环氧树脂应用基础、核心。环氧树脂在固化过程中的行为及固化物的性能取决于环氧树脂的性能、稀释剂和固化剂的性能以及它们与环氧树脂之间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相互影响,此外还和它们的固化历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又取决于它们的分子结构如何。
所述环氧树脂分子中的环氧基和羟基是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因此环氧树脂可以与多种活性官能团发生反应,进行交联固化反应。环氧树脂粘结的强度高,粘结的面域广,因此环氧树脂广泛应用于受力的结构体中,也是结构性粘接剂和环氧涂料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用环氧树脂来制备环氧涂料,涂抹于制备件上,固化制备件,其收缩率很低。环氧树脂的固化主要是依靠环氧基中开环加成聚合反应,所以在固化的过程中不产生低分子物;环氧树脂的本身拥有中羟基,加上环氧基固化时另外派生出的部分残留羟基,它们的氢键缔合作用会使得分子排列的特别紧密,因此环氧树脂的固化率在热固性树脂中为最低的,一般为0.5%~1%,如果选料适当,可以将收缩率降到更低的水平。环氧树脂固化的收缩率低,这种特性使得在作为涂料设计时,应用在工业制品当中,使得产品尺寸更加稳定,内应力很小,不容易开裂,因此环氧树脂在涂料涂抹和浇注成型的加工工艺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所述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吸水率很低,不再具有活性基因团以及有力的离子,因此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固化后的环氧树脂的主链是醚基和苯环,还有三项交联结构致密而且封闭,有着耐酸耐碱的特性。固化后的环氧树脂还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环氧树脂使得固化后的基体件有很强的抗压强度和抗冲击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市旭峰激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市旭峰激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06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非晶态透明氧化锌薄膜的方法
- 下一篇:脂肪族端氨基聚醚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