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定向电桥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0464.3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洋;刘军;刘敬坤;段喜东;赵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17/00 | 分类号: | G01R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向 电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板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定向电桥。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频段要求越来越宽。双定向电桥广泛应用于电子测试系统中,其主要作用为通过正向耦合反向隔离来分离正向波和反向波。方向性指标是衡量宽带双定向电桥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而且也是影响测试系统测试准确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同类双定向电桥一般采用带有厚膜电阻的的微带片结构,通过调节磁环位置,贴吸收体来保证方向性等指标。
通过分析国内外参考文献和类似产品,宽带双定向电桥的工作带宽的低端一般从几十兆赫兹开始,由于涉及微带片,生产工艺较复杂,并且成本高,该技术实现的电桥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且其生产性也很差。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定向电桥,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实现的电桥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且其生产性也很差等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定向电桥,包括印制板、同轴电缆、磁芯、若干电阻、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同轴电缆置于所述印制板上,所述磁芯套在所述同轴电缆上,所述电阻均匀分布于所述同轴电缆的两端,所述电容C1分布于所述同轴电缆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2分布于所述同轴电缆的第二端。
所述的双定向电桥,其中,还包括微带线,所述微带线布设于所述同轴电缆的两端。
所述的双定向电桥,其中,电阻R1、电阻R2位于印刷板的正面且布设于同轴电缆的第一端;电阻R1垂直于所述微带线,与第一端的同轴电缆内导体的距离为0.7mm,电阻R2平行于电阻R1,距离同轴电缆外导体的距离为0.7mm。
所述的双定向电桥,其中,电阻R3、电阻R4位于印刷板的正面且布设于同轴电缆的第二端;电阻R3垂直于所述微带线,与第二端的同轴电缆内导体的距离为0.7mm,电阻R2平行于电阻R1,距离同轴电缆外导体的距离为0.7mm。
所述的双定向电桥,其中,所述电容C1与所述电阻R2成30度夹角;所述电阻R1、电阻R2各为两个电阻叠层。
所述的双定向电桥,其中,所述电容C2与所述电阻R4成30度夹角;所述电阻R3、电阻R4各为两个电阻叠层。
所述的双定向电桥,其中,电阻R5置于所述印刷板的反面且位于所述同轴电缆的第一端,电阻R9置于所述印刷板的反面且位于所述同轴电缆的第二端;电阻R5的一端与同轴电缆外导体焊接,另一端接地;电阻R9的一端与同轴电缆外导体焊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双定向电桥,其中,所述电阻R5为四个电阻并联而成,所述电阻R9为四个电阻并联而成。
所述的双定向电桥,其中,所述磁芯的个数为16,所述同轴电缆的外导体左右各套8个磁芯,靠近电阻处左右各1个磁芯,靠近同轴电缆中间接地部分左右各7个磁芯。
所述的双定向电桥,其中,所述印刷板为RO4350B印制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双定向电桥有以下优点:
1)工作带宽:可以工作在低端到几十kHz,通过选择磁芯尺寸、数量及磁芯位置构建了宽带同轴巴伦,保证定向电桥的工作带宽为40kHz-3GHz。
2)方向性好:通过特殊的结构布局,构造了平衡电桥,在40kHz-3GHz频带内有较好的方向性。
3)结构简单,可生产性高,由于本发明在印制板上实现,避免了复杂的吸收体,微带片等,结构简单实用。
4)一致性较好:采用多个电阻并联方式,降低了电阻带来的不确定性,在保证回波损耗、耦合度不变的前提下,方向性的一致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桥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定向电桥正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定向电桥反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所述的双定向电桥具有较大的工作带宽,尤其是低端可以工作到40kHz,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可以提高测试仪器低端的测试准确度,采用印制板实现,结构简单可靠,避免了复杂的调试,有较高的可生产性,在宽带测试仪器中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04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法刻蚀设备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药用醇回收精馏分离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