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FFS编码报文的解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7311.3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8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詹惠琴;王帅;周权;金恒;古天祥;张鑫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H04B1/59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温利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ffs 编码 报文 解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查询应答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FFFS编码报文的解码方法。
背景技术
FFFS编码策略(Form Fit Function Specification Coding Strategy)是由EUROSIG(欧洲信号公司联盟)为欧洲铁路信息化统一而制定的一种报文编码标准,这种编码标准被应用在查询应答系统中,是一种应答器报文的生成规范。
应答器内的报文是提前编好的,FFFS编码工作可以通过编写程序完成。将已经固化的报文保存的在应答器的ROM中,当列车经过时,应答器接收到车载查询器的功率载波,进入工作状态。然后,将事先存好的FFFS报文以FSK调制信号发送出去。FSK信号被解调以后得到FFFS报文,FFFS报文送入解码器进行解码。
现有FFFS编码报文的解码方法在查找控制位、扰码位时需要将报文重新排序存储,需要资源消耗,解码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FFFS编码报文的解码方法,以提高解码速度,缩短解码时间。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FFFS编码报文的解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FFFS长报文编码数据的接收与保存
FFFS长报文编码数据送来以后先缓存在RAM中,当达到1023bits时,启动报文解析;
(2)、通过数据窗,在RAM中取1023bits编码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和报文同步计算的并行处理,当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则进行步骤(3),如果未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则数据窗向后移动一位,在RAM中取1023bits编码数据再进行循环冗余校验和报文同步计算的并行处理;
(3)、1023bits编码数据进行CR校验;
(4)、根据报文同步计算得到的同步码,查表得到报文帧头偏移量;
(5)、首先根据报文帧头偏移量在RAM中找到控制位和扰码位地址并读取控制位和扰码位数据:
5.1)、当报文帧头偏移量S小于等于913时,控制位区和扰码位区的15bits数据是连续的,取一个变量t,t取值为0到14的整数,其数据在RAM中的地址是:
AddrCb-B=Addrshift+913-S+t其中,AddrCb-B是控制位区和扰码位区数据在RAM中的地址,Addrshift是当前数据窗的移位值即在RAM中的累计地址偏移量,S是报文帧头偏移量;t为一个变量,取值范围是0到14,当t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2时得到的依次是数据位b109、b108和b107在RAM中的地址,当t大于等于3小于等于14时得到的依次是数据b106,...,b95在RAM中的地址。
5.2)、当报文帧头偏移量为914≤S≤927时,控制位区和扰码位区的15bits数据是不连续的,设两个整数变量分别为是m和n,则有:
a1)、变量m从0开始取值到S-914,得到从数据位b109的RAM地址开始的S-913个数据的地址:
AddrCb-B=Addrshift+1936-S+ma2)、变量n从0开始取值到927-S,获得中剩余的控制扰码位区段直到数据位b95的数据在RAM地址:
AddrCb-B=Addrshift+n5.3)、当报文帧头偏移量为928≤S≤1022,控制位区和扰码位区的15bits数据是连续的,其数据在RAM中的地址是:
AddrCb-B=Addrshift+1936-S+x x是一个变量,取值范围是0到14,当x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2时得到的依次是数据位b109、b108和b107在RAM中的地址,当x大于等于3小于等于14时得到的依次是数据位b106,...,b95在RAM中的地址;
在RAM中读取控制位和扰码位地址数据,并将其中的12bits扰码位数据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7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