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辣木油渣中提取除藻剂并用于去除水中藻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5041.2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4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帖靖玺;陆建红;蒋蒙宾;黄鑫;李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朱俊峰 |
地址: | 450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渣 提取 用于 去除 水中 藻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去水中藻类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从辣木油渣中提取除藻剂并用于去除水中藻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66%以上的湖泊、水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其中重富营养和超富营养占22%,从而导致了藻类水华现象频繁发生。藻类的危害表现主要为:1)水中藻类的过度生长,使水体颜色发生改变,景观功能丧失。2)大量的藻类覆于水面,阻断水体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水体严重缺氧 ,同时藻类死亡分解的过程消耗水中溶解氧,使鱼类等窒息死亡,严重破坏水体的生态功能;3)藻类生长过程中释放的土臭素和2-甲基异茨醇等物质引起自来水异味,严重影响自来水的口感,同时藻类释放的藻毒素无法通过常规的水处理技术去除,而藻毒素可能诱发癌症,对使用者的健康危害极大。4)自来水厂原水中的藻类会堵塞滤池,造成水厂滤池反冲洗频率升高,从而提升制水成本,少量穿透滤池的藻类会影响供水水质。因此,如何有效的去除水中的藻类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目前除藻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主要包括:1)机械打捞法。该方法包括人工打捞和机械打捞两种方式,其中人工打捞效率较低,机械打捞主要使用的设备为捞藻船,目前我国研发的捞藻船主要有吸取型、分离型及综合型等三种型号。捞藻船具有效率高的优点,如吸取型捞藻船的工作效率是人工打捞的30倍以上。2)曝气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曝气的方式使下层低温水循环至表层,降低表层水温,控制藻类的快速扩增,使表层的藻类沉入底层,削弱光合作用并通过底层水的低温控制藻类生长。3)机械压力除藻。通过吸砂泵抽出水体底部富含泥沙的低温水,并播撒到水面,通过对表层水的降温,增大表层水的浊度以削弱光合作用,以及泥沙颗粒对藻类的吸附等作用除藻。4)超声除藻法。该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声的机械力和超声空化效应所产生的冲击波、高温高压、射流等对藻细胞结构、功能和酶活性进行破坏从而达到除藻的目的。
化学法主要包括:1)重金属盐除藻。常用的重金属盐为硫酸铜,硫酸铜可使藻类蛋白质变性而达到除藻的目的,硫酸铜用量一般为0.3-0.5mg/L;2)混凝除藻。混凝剂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等作用使水中的个体藻类凝结成较大的颗粒,从而沉降去除。常用的混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硫酸铝(PAS)和硫酸铝(AS),壳聚糖,改性粘土以及改性粉煤灰等。3)预氧化除藻。此方法通常用于自来水厂高藻原水的预处理。常用的氧化剂有氯、臭氧、次氯酸钠、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可以破坏藻类细胞,降低藻类活性,从而促进藻类的去除。高锰酸钾除了氧化作用外,其在水中形成的固相水合二氧化锰可以高絮凝粒子浓度,有利于 絮凝沉淀同时还可吸附于藻类表面,改变藻类表面特性, 增加藻类比重,改善藻类的沉降性能,从而有利于藻类的沉淀和过滤去除。
生物法主要包括:1)植物的化感作用除藻。该技术是利用其他植物分泌的抑藻物质来控制和去除藻类。所用的植物既可以是陆生植物,如稻草,杉木等,也可以是水生植物,如眼子菜,伊乐藻,狐尾藻,金鱼藻等。采用该法除藻的方式主要有三种:a)直接种植水生植物;b)投加干燥植物;c)提取植物所含的化感物质并用于除藻。作用的主要机理是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破坏藻类的细胞膜和破坏藻类的酶活性。2)微生物除藻。某些病毒以及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能够通过侵蚀,分解藻类细胞达到除藻的目的。同时,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对氮磷的利用降低了水中氮磷含量,从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藻类的生长。3)养鱼控藻。通过向水中投放花白鲢和鳙鱼等食藻鱼控制水中藻类。以鲢鱼为例,每条鲢鱼每生长1000克,需要吞食蓝藻40-50千克。当水体中鲢鱼投放密度大于50克/立方米,可有效控制水中蓝藻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从辣木油渣中提取除藻剂并用于水中藻类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从辣木油渣中提取除藻剂并用于去除水中藻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提油后的辣木油渣粉碎成辣木油渣粉;
(2)、将辣木油渣粉和硫酸铵溶液按照质量:体积=1:60~1:40的比例混合,并搅拌5~15分钟;
(3)、使用0.45微米的滤膜将所述混合溶液过滤;
(4)、在过滤液中添加硫酸铵粉末至混合溶液接近饱和;
(5)、使用离心机将接近饱和的混合溶液进行离心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50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