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电缆的托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2443.7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6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纪明;刘奇永;林威;韩晓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建岩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电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电缆的托移方法。
背景技术
沿海地区分布着范围广泛的海相沉积粘土层,其土质疏松,易于发生沉降,如果地下电缆周围土壤沉降幅度不同,就会导致地下电缆紧绷甚至断裂。现在常用的解决方法是挖开地下电缆埋藏地周围的土壤,采用复合地基加固埋藏地周边土壤。这种方法虽然有效解决了地下电缆因埋藏地土壤沉降而产生的电缆紧绷,但是成本高、工期长,在挖掘电缆埋藏地周围土壤及复合地基形成过程中可能会损坏地下电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电缆托移方法,能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且不会损坏地下电缆。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电缆的托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地表确定地下电缆的走向和埋深,并做出标记;
(2)确定地下电缆埋藏位置附近的土质情况,进而确定要打的孔与电缆之间的距离以及同侧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土质较松软则孔与孔之间的距离较远,土质较坚硬则孔与孔之间的距离较近;
(3)从地下电缆两侧的地面垂直向下打孔,孔的深度略深于地下电缆的埋深;保护地下电缆在施工过程中不被损害;
(4)在步骤3)打出的孔内放置导向管,确保施工安全;
(5)向所述导向管内填充填充物,并将所述填充物夯实;填充物被夯实的过程中会对周围土壤产生挤压力,加固周围土壤,被加固土壤逐层传递迫使电缆埋藏位置上移。
(6)重复步骤3)~5),完成整个电缆沿线电缆的托移。
在步骤1)中,利用地下电缆探测仪表确定地下电缆的走向和埋深。
步骤3)中所述地下电缆两侧的打孔位置与地下电缆的水平距离为0.5-0.8m。
所述填充物中含有10%-50%的生石灰,生石灰遇水反应,体积迅速膨胀,可以大大缩短施工时间。
所述填充物还包括垃圾、建筑垃圾、沙子、石块或混凝土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混合物,填充成本低。
本发明提供的地下电缆托移方法施行过程简单,填充成本低,效果显著,在托起地下电缆防止其紧绷甚至断裂的前提下,加固了地下电缆埋藏地周边土壤,防止再次沉降致使地下电缆二次紧绷。施工过程不用挖开地下电缆埋藏地周边土壤,防止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的电缆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地下电缆托移方法的步骤3)打孔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地下电缆托移方法的实施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地下电缆托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地表利用地下电缆探测仪表确定地下电缆1的走向和埋深,并做出标记;
2)确定地下电缆1埋藏位置附近的土质情况,进而确定要打的孔2与电缆1之间的距离以及同侧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土质较松软则孔与孔之间的距离较远,土质较坚硬则孔与孔之间的距离较近;
3)从地下电缆两侧的地面垂直向下打孔,孔2的深度略深于地下电缆1的埋深,保护地下电缆在施工过程中不被损害;
4)在步骤3)打出的孔内放置导向管3,确保施工安全;
5)向所述导向管3内填充填充物,并将所述填充物夯实;填充物被夯实的过程中会对周围土壤产生挤压力,加固周围土壤,被加固土壤逐层传递迫使电缆埋藏位置上移。
6)重复步骤3)~5),完成整个电缆沿线电缆的托移。
所述填充物为垃圾、建筑垃圾、沙子、石块或混凝土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混合物,填充成本低。
所述填充物中含有10%-50%的生石灰,生石灰遇水反应,体积迅速膨胀,可以大大缩短施工时间。填充物中生石灰含量依据地下电缆埋藏位置附近的土质情况而确定,当土质较松软时则加大填充物中生石灰的含量,提高填充物体积膨胀量;当土质较坚硬时则减少填充物中生石灰的含量,防止膨胀体积过大致使地下电缆被抬高量过多。
该地下电缆托移方法的实施过程简单、填充成本低、效果显著,在托起地下电缆防止其紧绷甚至断裂的前提下,加固了地下电缆埋藏地周边的土壤,防止再次沉降导致的地下电缆二次紧绷。施工过程不用挖开地下电缆埋藏地周边土壤,从而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电缆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建岩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建岩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24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屋面二次防水处理工艺
- 下一篇:氮化炉炉内结构件渗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