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档色织棉麻纱线的晶变改性和染色一体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1868.6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6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孙以泽;孟婥;朱姿娜;黄双;孙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上海盟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60 | 分类号: | D06M11/60;D06M11/61;D06P3/6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婧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档 色织棉 麻纱 改性 染色 一体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麻纱线的改性方法和染色方法,特别是高档色织棉麻纱线的晶变改性和染色一体化方法,属于高端纺织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色织是指先将纱线或长丝染色,然后使用色纱织布,棉麻纱线是色织布的重要原料。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强度适中、手感柔软、穿着舒适、光泽柔和,但弹性差、抗皱性差、保型性差、缩水率大、色牢度低;麻织物凉爽透气、吸湿散热、抗菌防蛀、不产生静电、无灰尘吸附,但纤维粗、强度高、可织性差、可染性差、穿着有刺痒。因此,需要对色织布所用棉麻纱线进行改性处理,以克服原料缺陷、提高其可织性和可染性,从而提高色织布的品质。
如图1a所示,为传统的棉麻绞纱染色流程,包括:煮练、漂白(自选)、丝光(自选)、酸中和(自选)、染色、固色、柔软(自选)、水洗、脱水和烘干;如图1b所示,为传统的棉麻筒纱染色流程,包括:煮练、漂白(自选)、染色、固色、柔软(自选)、水洗、脱水和烘干。其中煮炼、漂白、丝光和酸中和消耗大量净水并产生大量污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棉麻纱线的改性方法和染色方法,以克服色织布所用棉麻纱线的缺陷、提高其可织性和可染性,从而提高色织布的品质;同时,缩短工艺流程和生产周期、减少净水消耗和污水排放、降低物流成本和装卸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高档色织棉麻纱线的晶变改性和染色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对棉麻纱线进行晶变改性处理;
第二步:将装有晶变改性处理后棉麻纱线的纱笼先直接置于脱水设备中过水和脱水,再直接置于染色设备中染色;
第三步:将染色后的棉麻纱线进行常规的水洗、脱水和烘干。
优选地,所述的晶变改性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对棉麻纱线进行烘干预处理后,将其放入纱笼中,再将纱笼放入密闭的改性釜内,对改性釜抽真空后充入改性介质,使改性釜内压力上升至3-5MPa后保压3-5min,随后释压并去除改性介质,最后进行气压平衡。
所述的改性介质优选为分子量小、粘性小、表面张力小、易于相变调控的改性介质,如氨。
所述晶变改性的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液态改性介质渗透到棉麻纱线的纤维晶格结构中,使纤维晶格结构发生物理变化,并在去除改性介质后保持了这种变化,其宏观表象为,弹性增强、抗皱性增强、保型性增强、缩水率降低、染色速度提高、上染率提高、色牢度提高、可织性提高。在所述晶变改性过程中,改性介质循环利用,是零排放、无污染的改性过程。在所述晶变改性过程中,改性釜内的压力和温度、改性介质的液位和相变过程、保压时间等工艺参数可调控,以满足不同的改性要求。
所述晶变改性和染色一体化方法使染料分子更容易渗透到棉麻纱线的纤维中,提高了棉麻纱线的染色速度、上染率和色牢度。在所述晶变改性和染色一体化方法中,用晶变改性和过水脱水替代煮炼、漂白、丝光和酸中和,缩短了工艺路线,减少了净水消耗和污水排放,降低了能源消耗。在所述晶变改性和染色一体化方法中,省去了柔软过程,减少了染色时间,缩短了生产周期,避免了使用柔软剂的不良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的晶变改性和染色一体化方法克服了色织棉麻纱线的缺陷,提高了其可织性和可染性,有利于提高色织布的品质;同时,提高了染色速度、上染率和色牢度,省去了消耗大量净水和排放大量污水的工艺过程,缩短了生产周期,也更加节能环保;
2.本发明将装有晶变改性后棉麻纱线的纱笼直接置于脱水设备中过水、脱水和直接置于染色设备中染色,省去了装卸过程,减低了物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为传统的棉麻绞纱染色流程;
图1b为传统的棉麻筒纱染色流程;
图2为本发明的晶变改性工艺流程;
图3为本发明的晶变改性和染色一体化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高档色织棉麻纱线的晶变改性和染色一体化方法,由以下具体步骤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上海盟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上海盟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18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