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密封炉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1310.8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7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智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1/00 | 分类号: | F23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于振强 |
地址: | 264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密封 炉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密封炉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火化机炉门一般都连接有特定的升降装置,以此来实现炉门的开启和关闭,授权公告号为CN20243252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提供一种火化机炉门升降装置,其实现了开启和关闭炉门的功能。其炉门仅有一个,炉门直接靠在火化机炉膛口处,密封性能较差,容易出现热量散失和冒烟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的火化机炉门由于密封性能较差而导致冒烟和热量散失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的双层密封炉门装置。
为此,本发明设有电机、传动轴和炉门,电机与传动轴相连,传动轴上设有链轮,链轮的两侧设有链条;炉门包括内炉门和外炉门,链轮一侧的链条与内炉门相连接,链轮另一侧的链条与外炉门相连接;内炉门上设有斜铁,外炉门上设有弹簧压紧装置。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弹簧压紧装置设有弹簧和接触体,弹簧与接触体相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当外炉门向上行走、内炉门向下行走时,接触体开始与斜铁相接触;斜铁设有斜坡,随着外炉门与内炉门的继续行走,接触体接触的斜铁的坡度越来越高,使得与接触体相连接的弹簧逐渐地缩短,从而将内炉门和外炉门压紧;当外炉门向下行走,内炉门向上行走时,接触体接触的斜铁的坡度越来越低,使得与接触体相连接的弹簧又逐渐地恢复原状,从而使整个炉门处于打开状态。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电机与传动轴之间设有减速机。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链轮设有两个以上。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内炉门为硅酸铝材料。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还设有手轮,手轮与传动轴相连接。
本发明采用双层炉门结构,当外炉门向上行走、内炉门向下行走时,弹簧压紧装置上的接触体开始与内炉门上的斜铁相接触。斜铁设有斜坡,随着外炉门与内炉门的继续行走,接触体接触的斜铁的坡度越来越高,使得与接触体相连接的弹簧逐渐地缩短,从而将内炉门和外炉门压紧。本发明设置了两层炉门并通过弹簧压紧装置相互压紧,密封性能极佳,炉膛不会产生热量损失和向外冒烟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火化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电机;2.减速机;3.传动轴;4.链轮;5.链条;6.内炉门;7.外炉门;8.斜铁;9.弹簧压紧装置;10.弹簧;11.接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主要设有电机1、减速机2、传动轴3、链轮4、链条5、内炉门6、外炉门7、斜铁8和弹簧压紧装置9。
电机1和减速机2相连,减速机2与传动轴3相连。当电机1工作时,带动减速机2工作,进一步使得传动轴3转动。由于开启和关闭炉门的速度不需要太快,所以在电机1和传动轴3之间设置了减速机2,以此实现炉门稳定的开启和关闭。在电机1的转速很小时,也可以不设置减速机2。
传动轴3上固定设有两个链轮4,每个链轮4均套设有一条链条5,链条5从链轮4的一侧围绕链轮4,然后从链轮4的另一侧伸出,即链轮4的两侧均设有链条5。两个链轮4上的同一侧的链条5与内炉门6相连接,另一侧的链条5与外炉门7相连接。链轮4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
内炉门6上与外炉门7相对的平面上设有四块斜铁8,外炉门7上与内炉门6相对的平面上设有四组弹簧压紧装置9。弹簧压紧装置9设有弹簧10,弹簧10上与斜铁8靠近的一端设有接触体11。在炉门关闭时,弹簧压紧装置9上的接触体11与内炉门6上的斜铁8紧密接触,使得弹簧压紧装置9的弹簧10被压缩,从而将内炉门6与外炉门7压紧。弹簧压紧装置9也可以为其它的形式,只需要保证其能够将炉门压紧即可。
由于内炉门6与火化机炉膛相接触,所以内炉门6优选为高温硅酸铝材料。
下面对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智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智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13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带电体零功耗芯片植入式无线网络温度监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发热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