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0737.6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达矢;日塔隆;高瀬秀纪;薄井徹 | 申请(专利权)人: | JUK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51/00 | 分类号: | D05B51/00;D05B6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上线 保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上线保持装置,其为了可靠地形成缝制开始的线迹,并且使缝制开始的残留于针尖上的上线长度稳定,而在缝制开始时,首先,利用釜将插入至第一针的缝针中的上线的端部向针板的背面侧拉出,然后,在针板的背面侧夹持所拉出的上线的端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32是表示上线和上线保持装置之间的关系的侧视图。如图32所示,插入至缝针100中的上线T的端部,在针板101的下方由上线保持装置102保持。在缝制时,上线保持装置102以向上线T施加规定张力的程度的力进行保持,因此,以规定的力保持通过天秤拉高至针棒上止点的上线T,并残存于布料背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90582号公报
但是,如果是上述上线保持装置102,则从针板101的下部由上线保持装置102保持的上线的端部,以被保持的状态,通过上线保持装置102向从针孔远离的位置移动。由此,附加了从针孔至上线保持装置102的距离量的长度(图32的箭头Q的范围)的上线T,残留于针板101的背面侧,由于该上线T在缝制时会被卷入,所以如图33所示,可能成为所谓“鸟窝”的美观性差的线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抑制上线被卷入线迹的情况,提高线迹的美观。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是一种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该缝纫机在缝纫机底座部上具有细长状的筒状底座部,
其特征在于,具有:
上线保持部,其设置在所述筒状底座部上,并且,在缝制开始后,在针板的下方夹持插入于缝针中的上线,且使所述上线向从所述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远离的位置移动;
上线保持装置驱动源,其使所述上线保持部驱动;
连杆机构,其将所述上线保持部和所述上线保持装置驱动源连结;
控制部,其对所述上线保持装置驱动源进行控制;以及
上线切断用的切刀部,其配置在所述针板的下方,且位于该针板的针孔的附近,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上线保持装置驱动源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上线保持部在缝制开始后,在所述针板的下方夹持所述上线,并且如果在使所述上线向从所述缝针的所述上下移动路径远离的位置移动后,以规定的针数进行缝制,则在所述上线保持部夹持所述上线的状态下,使所述上线保持部向从所述缝针的所述上下移动路径进一步远离的方向移动,由此,使所述上线与所述切刀部发生干涉而切断该上线。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中,
所述上线保持部具有:
第一保持部,其可使前端部沿与所述针板平行的平面自由前后移动;以及
第二保持部,其可与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前端部自由接触/分离,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上线保持装置驱动源进行控制,
对下述状态进行切换:由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牢固地夹持所述上线的夹持状态、由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以与所述夹持状态相比较弱的力夹持所述上线的弱保持状态、以及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将所述上线放开的放开状态,
在切断所述上线前,该上线位于与所述切刀部发生干涉的位置的情况下,以所述弱保持状态夹持所述上线,在执行所述切断时,以所述夹持状态夹持所述上线。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中,在所述针孔中形成有引导槽,该引导槽将所述上线向所述切刀部侧引导。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中,
还具有切线机构,其隔着所述针孔而配置在所述切刀部的相反侧,在缝制结束时,对所述上线进行整理并切断,
所述切刀部配置在不与利用所述切线机构整理所述上线时的该上线移动的区域重合的位置处,
所述上线保持部在夹持所述上线的状态下从所述缝针的所述上下移动路径远离时,对所述上线进行引导,以使所述上线与所述切刀部发生干涉。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中,
在所述切刀部中,成为所述上线的通过路径的部分形成为V字形状,所述V字形状部的内侧形成为刃。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中,
在所述第一保持部的所述前端部,形成有在所述夹持状态时与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前端部和所述上线卡合的槽部。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UKI株式会社,未经JUK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0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