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赫兹双波长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9357.0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8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麟;朱亦鸣;徐嘉明;蔡斌;臧小飞;彭滟;陈克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293 | 分类号: | G02B6/293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赫兹 波长 波分复用 解复用 器件 | ||
1.一种基于金属光栅波导对太赫兹波进行波分复用和解复用的太赫兹双波长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光栅部,来接受太赫兹波的入射,具有金属底座和固定在所述金属底座上方的光栅传输单元;以及
位移台部,用于支承并且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金属光栅部,以调节所述太赫兹波在所述光栅传输单元上的入射位置,包括水平位移台和竖直位移台,
其中,所述光栅传输单元包括复数个高度一致的第一传递单元和复数个高度一致的第二传递单元,所述第二传递单元和所述第一传递单元之间高度互异,
位于所述光栅传输单元的一端侧,在与所述太赫兹波的传输方向相垂直的行方向上排列设有各延伸整行并且交错排列的所述第一传递单元和所述第二传递单元,以形成复合周期型光栅区域,
位于所述光栅传输单元的另一端侧,在所述行方向的每行中,所述第一传递单元和所述第二传递单元互相紧密排列平分占据各半行,以形成单周期型光栅区域,
位于所述光栅传输单元的两个端侧之间,从所述复合周期型光栅区域往所述单周期型光栅区域的方向上,所述行方向的每相隔的两行上,分别在所述行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传递单元和所述第二传递单元以一定的交界线延伸由占据所述整行逐渐形成了占据所述半行,以形成过渡区域,
由所述复合周期型光栅区域入射,从所述单周期型光栅区域出射,为波分解复用器件;
由所述单周期型光栅区域入射,从所述复合周期型光栅区域出射,为波分复用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太赫兹双波长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样品架,位于所述位移台部的下方,用于支承固定所述位移台部。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太赫兹双波长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交界线为直线型光滑曲线、圆弧型光滑曲线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太赫兹双波长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传递单元和所述第二传递单元分别为在所述金属底座上突出的高长方体柱和矮长方体柱,或者,为在所述金属底座内凹的深槽和浅槽。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太赫兹双波长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传递单元和所述第二传递单元的几何尺寸由通带频率决定,
所述第一传递单元具有第一高度h1为10至500μm,
所述第二传递单元具有第二高度h2为0至500μm,并且不超过所述第一高度h1,
所述第一传递单元和所述第二传递单元都具有宽度w为10至300μm,所述行方向的每相邻的两行之间的间距t为10至300μm,
光栅传输单元在所述行方向上的厚度d为0.1至5mm,
所述金属底座的厚度l不小于所述光栅传输单元的厚度d,
当所述交界线为直线型光滑曲线时,所述交界线具有的交界角θ为0°至15°,
当所述交界线为圆弧型光滑曲线时,以各点切线与前表面之间的交角为所述交界角θ。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太赫兹双波长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传递单元和所述第二传递单元为采用机械加工、化学刻蚀以及光学刻蚀中任意一种方法进行加工的铝、铜、银、铁、镍、钛及其合金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或者为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在表面镀上所述金属的刚性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太赫兹双波长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所述行方向上由所述第一传递单元和所述第二传递单元所形成的行的对数的范围为5至300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93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回流法的石油产品酸值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手机遥控数字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