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理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8966.4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8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程经淦;汪大林;巫开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1 | 分类号: | F16L3/0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理线结构。
背景技术
服务器相关技术实现中,支持热插拔是提升服务器性能的重要需求。热插拔即为带电插拔,实现的功能为允许用户在不关闭系统,不中断业务且不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取出和更换损坏的硬盘、电源或板卡等硬件设备,从而提高系统对灾难的及时恢复能力、扩展性和灵活性,还可以降低开关机时启动电流过大对硬件设备的冲击等。其中,热插拔技术中,需要通过理线结构将线缆包裹或者固定起来,以避免线缆在热插拔过程中与其他摩擦、碰撞以致损坏线缆。
现有理线结构为利用多个X型链节依次连接形成活动支架,以作为理线结构的主体,其中X型链节的中心设置转轴,以使活动支架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X型链节的角度可以变化,进而通过改变X型链节的角度改变活动支架的长度,从而改变绑扎在活动支架上的线缆的运动方向,实现线缆的拉伸。该理线结构中的X型链节占用的空间较大,进而降低了线缆布局的集成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理线结构,提高服务器的集成密度,实现理线结构的运动轨迹可控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理线结构,包括第一固定件110、第二固定件120和链条130,以及所述链条130由至少两个两侧开口且中空的链节140拼接形成,所述第一固定件110的一端和所述链条130的一端130a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120的一端和所述链条130的另一端130b连接;以及,任意相邻两个链节140之间的相邻的开口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当所述链条130被拉直时,位于所述链条130一侧的任意相邻两个链节140的同一侧无缝连接。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两侧开口且中空的链节140包括:
顶板141、与所述顶板141相对的底板142、背板143和与所述背板143相对的前板144,所述顶板141、背板143、底板142和前板144形成一个两侧开口且中空的链节140。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任意相邻两个链节140之间的相邻的开口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包括:
在所述任意相邻两个链节140之间的相邻的开口侧中,一开口侧通过转轴和另一开口侧的孔活动连接。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板141、所述背板143、所述底板142和所述前板144形成一个两侧开口且中空的链节140包括:
所述顶板141的第一侧壁141a是所述顶板141和所述背板143连接的边线,所述底板142的第一侧壁142a是所述背板143和所述底板142连接的边线,所述顶板141的第二侧壁141b是所述顶板141和所述前板144连接的边线,所述底板142的第二侧壁142b是所述前板144和所述底板142连接的边线,其中,所述顶板141的所述第一侧壁141a和所述顶板141的所述第二侧壁141b相对,所述底板142的所述第一侧壁142a和所述底板142的所述第二侧壁142b相对,所述顶板141的所述第三侧壁141c和所述顶板141的所述第四侧壁141d相对,所述底板142的所述第三侧壁142c和所述底板142的所述第四侧壁142d相对,所述顶板141的所述第三侧壁141c和所述底板142的所述第三侧壁142c位于所述链节140的一开口侧,所述顶板141的所述第四侧壁141d和所述底板142的所述第四侧壁142d位于所述链节140的另一开口侧,以形成一个两侧开口且中空的链节140。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板141还包括:所述顶板141的所述第三侧壁141c沿垂直于顶板141的所述第三侧壁141c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171,所述第一延伸部171的上表面设置有垂直所述第一延伸部171的第一转轴175;
所述底板142还包括:所述底板142的所述第三侧壁142c沿垂直于所述底板142的所述第三侧壁142c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三延伸部173,所述第三延伸部173的下表面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三延伸部173且与所述第一转轴175同轴的第二转轴176;
所述顶板141还包括:所述顶板141的所述第四侧壁141d沿垂直于所述顶板141的所述第四侧壁141d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172,所述第二延伸部172设置有第一通孔17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89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